薛泠本以为到了城外的庄子,心绪能好些,不想连着两日都做着同一个梦。
第二日醒来,她神态带着倦怠,便是沈婉清都瞧出来她夜里没睡好。
第一晚便罢了,第三日见她这般,沈婉清心中不免有些担忧:“阿姐,你可是不惯这庄子里的床榻?”
薛泠摇了摇头:“想来是暑气盛,心气躁,夜里梦多。”
沈婉清听她这般说,便知她的话一半真一半假,她轻抿了下唇,试探地问道:“阿姐可是碰上了什么烦心事?”
薛泠听到她这话,瞧了她一眼,“我能有什么烦心事?”
她不想说,沈婉清自是不好继续问下去。
……
长风亲自去了一趟青州,查闻祁之事,倒是查到不少闻家的一些秘事,只是那些秘事,并非太子殿下想要。
偏偏他连着查了好几日,都查不出闻祁和薛泠之间何事,想着自己已经在这青州逗留了整整七八日,便只好先快马加鞭赶回京中。
当然,他查出来的事,自是比他的人先到太子的手上。
长顺收到传书后,也不敢打开看,只马上送到了太子的手上。
“殿下,这是长风的飞鸽传书。”
立在窗前的太子收了目光,从他的手上接过那传书,指腹拨着一点点地打开。
待看清楚后,他便递给了长顺,“这闻家,倒也不少事。”
长顺接回传书,瞧了一眼太子,才低头看了起来。
看完后,他松了口气。
幸好未查出这闻祁和薛小姐之间的事情,若当真查到什么,眼前的这位,怕就不是这般反应,还能开尊口点评那闻家的事情。
“闻家是青州的百年世家,那闻公子虽未入仕,但他胞弟今年便下场。”
太子抬了下眉,“你再去查查,那闻祁,前些日子入京,所为何事。”
“是,殿下。”
长顺虽不明殿下为何还要查这闻公子,但还是领命下去查。
薛泠在城外的庄子住了十日,回京时带了一车的瓜果。
刚回到府中,薛泠便见母亲欲言又止地瞧过来。
沈婉清在身侧,她不好问母亲。
用过午膳后,沈婉清和薛谌二人先回去了。
薛泠随着母亲去了主院,坐下后,她便主动问了母亲:“阿娘,可是出事了?”
梁氏摇了摇头,让嬷嬷取了帖子来,递给薛泠:“倒也没出事,不过是昨日,收到了十二公主的请帖。”
“你救了十二公主,她如今身子痊愈,便邀你进宫中吃茶。十二公主特意邀请的你,娘只怕这是娘娘的授意。”
薛泠看完帖子,看了一眼母亲:“阿娘莫要忧心,女儿和十二公主有些交情,她这次邀我,多半是为了谢女儿那日的救命之恩。”
梁氏轻叹了口气:“十二公主自是不会对你如何,只是你此次要入宫,入了宫,便免不了要见皇后娘娘。”
薛泠自是清楚,可如今帖子已经到府上了,她拒不了,不管如何,也需得入宫一趟。
“阿娘放心,女儿不会有事。”
虽这般说,薛泠夜里还是失了睡意。
帖子上写的是五日后,十二公主会派宫人来接她入京。
帖子是两日前递来的,薛泠第三日便要准备进宫。
宫中森严,翠月这些日子虽沉稳了许多,可到底性子不如碧月,薛泠今日进宫,带的是碧月。
十二公主的贴身侍女早早便和马在诚意伯府门前候着,薛泠梳妆好后,便出门上了马车。
薛泠昨夜睡得也不安稳,今日卯时不到便醒来了,马车里只她一人,安静的很,马车到宫门前,她几欲睡过去。
“薛小姐,宫门到了。”
听到十二公主贴身侍女的嗓音,薛泠睁开双眸,缓了几息,她方才起身下了马车。
十二公主的宫殿有些远,薛泠下了马车后,跟着侍女走了近两刻钟,方才到十二公主的宫殿。
“薛小姐。”
十二公主瞧见她来了,人从里面迎了出来。
薛泠行了个礼, “见过十二公主。”
“无需多礼。”
马车到宫门前已经是辰时末刻,薛泠又步行了两刻钟,如今已经是巳时,空中的日光如灼。
谢樱拉着薛泠便往里头走:“快进来,这日头猛的很。”
薛泠觉得也是,随着十二公主进了宫殿中。
宫殿里面放着冰鉴,才到门前,薛泠便觉得迎面一阵的凉意。
十二公主将她带入偏殿中,偏殿里并无他人,薛泠心底暗暗松了口气。
薛泠入了座,端坐着并未主动开声。
十二公主让人看茶,她瞧了她几息,抬手托着下巴:“薛泠姐姐,你可还记得我?”
薛泠听到她这话,偏过头,看了她一眼,浅笑道:“臣女……在那大火中,忘了些事。”
“啊?”
十二公主轻呼了一声,双眸微微睁大:“原是真的啊!”
薛泠又笑了下:“十二公主为何这般说?”
“皇兄与我说,你忘了一些事,将他也忘了。薛泠姐姐既然都把皇兄忘了,那自然也是将我也忘了。”
说到此处,十二公主脸上有些惋惜:“我与薛泠姐姐拢共也就见了那么几回,如今薛泠姐姐都忘了,你我二人之间,便更无情分了。”
“不管如何,那日,还是谢谢薛泠姐姐你救了我。”
那日的事情如何,她清楚,十二公主自然也是清楚。
所谓的救命之恩,不过是太子的一面之词。
薛泠原以为,十二公主是断不会当着她的面提救命之恩的事情。
可如今,十二公主说得好似真的一般。
薛泠明知自己并未救过十二公主,这一声“谢”她是如何都担不起。
“那日之事,臣女已经记不清了。”
十二公主听到她这般说,只是轻眨了下双眸,笑着说:“无妨,我和皇兄记得便好。”
可薛泠听到她这话,却有些笑不出来。
她们这般将这救命之恩硬塞给她,到底是为了什么?
很快,薛泠便知道了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