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诚子微微颔首:“陇右道潜龙为李昼,这是掌门真人,连同诸位高功,耗费百年修为,联手推算所得,必不会出错。”
“如今高楷逆天改命,牵动陇右道大势,已有危及潜龙之兆,为师不得不出手。”
“那渭河龙女,为一方河神,潜心修行,未曾作恶,积累得一身善功。”
“原本,掌门真人预备潜龙危急之时,方才击破她的龙形,以一身龙气,激发气运。”
“如今,这般行事,却是为时尚早,与师门谋划出现偏差。”
“为师忧虑,这一朝改易,势必搅乱大局,今后这群雄征战,我等再难以揣测天机。”
“只能坐观天下风云,轻易插手不得。”
通玄道人面色羞惭:“弟子无能,险些坏了师门大计,不仅通微师弟身死,更连累师尊施法,牵涉红尘,以致因果缠身。”
玄诚子摇头道:“你我师徒,早已气运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掌门真人既然派你下山,便是择中为师一脉弟子,若能辅佐潜龙混元天下,便可受气运加持,成仙有望。”
“凡事有因必有果,若想摘取道果,必要深入红尘,这是免不了的承负,没有高坐山巅、不劳而获的道理。”
通玄道人感慨道:“师尊教诲,弟子铭记于心,不敢或忘。”
“只是,那渭河龙女,龙形虽破,却有一缕魂魄逃出,不知所踪。”
“若她附身凡俗,蛊惑世人,该如何是好?”
玄诚子笑道:“不必忧虑,我以三昧真火灼烧龙形,炼化龙气。”
“龙女虽然逃出一缕魂魄,却有真火附着,时刻相缠,不出意料,她活不过今夜午时。”
通玄道人放下心来:“师尊算无遗策,弟子钦佩。”
“那高楷行军,欲要攻取临潭,师尊既然施法降雨,为何不直接水淹其军,若他突入城门,岂不是功亏一篑?”
玄诚子抚须叹道:“通玄,你深入红尘太久,已然蒙蔽慧眼,失去灵感。”
“天道高渺难测,我等修行人上体天心,下观人事,却不得随意插手人间征战,更不能施法杀害一方蛟龙。”
“否则,天谴一至,我等必然形神俱灭,再无转世之机。”
“如今,为师施法降雨,阻拦其军攻城,已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再不可僭越道心,肆意妄为。”
通玄道人神情一震,下拜道:“弟子无状,出言不逊,还望师尊降罪。”
玄诚子叹息一声:“起来吧,你自下山以来,东奔西走,为潜龙扫清各方障碍,着实劳苦功高。”
“为师一脉气运,全都落在你身上,自不会眼睁睁看着你道心蒙尘。”
他伸手一指,头顶庆云之上,一朵紫莲滴溜溜一转,落下三瓣莲花。
通玄道人惊愕道:“师尊,这是您苦修百年得来的本命之气,怎能轻易分割?”
“痴儿!”玄诚子笑道,“我于山中苦修,失去这三分本命气,仍可复还回来,不必忧虑。”
“倒是你,因凡尘俗事相扰,耽搁了自身修行,数年来,仍旧困顿于道基之境,不得寸进。”
“这三瓣本命莲,可助你凝结内丹,踏入炼师境界,甲子不衰。”
玄诚子一挥手,不等通玄反应,那三瓣莲花,瞬间落在他头顶,融入头顶庆云之中。
只见他原本青色庆云,顷刻转为红色,更有一朵本命莲花,染上丝丝紫光。
这一步之功,竟然省去数十年苦修,让他修为大增。
丹田中,真气运行大周天,灵气喷涌,逐渐凝成一枚金丹,沉浮不定。
通玄道人忍不住闭目运转玄功,感受着周身气息时时刻刻增涨,与天地之间,更如擦去尘埃,越发通透。
不禁感激涕零,叩头道:“弟子拜谢师尊。”
玄诚子一拂袖,绵绵法力扶起他来,嘱咐道:“你如今修为大增,须得静坐洞府,好生修持一段时日,稳固功行,不可轻易出关,以免心境不稳,被心魔所趁。”
“至于那高楷,你不必费心关注,为师此次施法,已断其生路,再无脱劫的可能。”
“这变数牵扯各方,动摇门中大计,也该于今夜消亡,重回大势了。”
“是,弟子谨遵师命。”通玄道人俯首听从。
山巅处,波云诡谲,正如这天下形势,令人无所适从。
崆峒派数百年谋划,环环相扣,虽不时有变数横生,却一一落入股掌之中,绞杀殆尽。
高楷也不例外。
玄诚子一甩拂尘,淡笑道:“小势可变,大势不可改。”
“我派苦心孤诣,于本朝开国之初,便行筹谋,更有历代真人倾尽全力,推演天机,方才推动这滚滚大潮,岂是你这一介小小变数所能左右的。”
他闭目静坐,运转玄功,神游天外去了。
……
却说临潭城外龙王庙中,高楷一行人正在避雨。
这庙宇年久失修,早已破败不堪,屋檐上长满杂草,香炉旁皆是瓦砾。
唯有四周角落,尚可遮蔽身形。
高楷环顾一眼,却见庙内有一座泥胎塑像,曲线玲珑,隐约可以分辨出,是一位元君。
只是,这神像遍布裂痕,仿佛顷刻间就要四分五裂。面目遭受风雨侵蚀,更是模糊不清。
下方一张香案上,铜炉中一小撮香火,早已燃尽,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烟灰。
凡人供奉神只,自是为了灵验。
这龙王庙坐落在渭河一侧,规模颇大,虽不知因何废弃,却也可看出当年香火鼎盛之时,何等喧嚣。
既是供奉龙王,所求多半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有关。
高楷打量一眼,本不欲理会,却不经意瞥见一幕,不禁神色一凝。
只见这神像上方,一丝丝玄黄之气环绕,飘渺如云,给人堂皇正大之感。
“这是……功德之气?”
高楷面露惊讶,功德之气,色泽玄黄。只有对天地众生立下功德之人,才能获赐。
本质上,是天道对于有功之人的奖励。
当然,不拘于人,城隍土地、山川神只,但凡行善事,积善功,皆能获得。
如此看来,这位元君必然立身持正,为一方正神,虽不知为何香火凋零,却不可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