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场建设进入收尾阶段,何雨柱和威字8人组愈发忙碌,每个人都被即将开业的紧张和兴奋情绪充斥着,仿佛能嗅到未来生意兴隆的气息。香港的阳光炽热,洒在西贡粮船湾这片即将焕发生机的土地上,也照亮了他们满是憧憬的面庞。
何雨柱站在养殖场中央,望着眼前一排排整齐的禽畜栏舍和宽敞坚固的饲料储存区,心中感慨万千。这段时间的拼搏与付出终于要迎来收获,他心里清楚,接下来的每一步都举足轻重。
随身空间农牧场,早在养殖场开始建设时已经准备好了一批禽畜。鸡苗、鸭苗、猪苗、羊羔,甚至是牛犊,都从随身空间中源源不断地被取出,放置在养殖场内。这些种苗个个精神饱满,活力十足,一看就是品质上乘的好苗子。鸡苗羽毛金黄,叫声清脆;鸭苗绒毛柔软,憨态可掬;猪苗体型圆胖,活力满满;羊羔毛色洁白,眼神灵动;牛犊健壮有力,充满朝气。
何雨柱和威字8人组商议后,决定用铁丝网围住养殖场附近两座山头。鸡、鸭、鹅、猪、羊、牛每天都能轮流被赶到山头上活动散养。清晨,工作人员打开栏舍,将这些禽畜放上山头,它们欢快地奔跑、觅食,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到了下午,工作人员再将它们赶回养殖场,整个过程井然有序。这样的散养方式,不仅能让禽畜们拥有更健康的体魄,肉质和蛋类的品质也会大幅提升。
这个养殖场如今成了明面上的肉蛋供应地。何雨柱安排人定期从随身空间仓库区取出处理好的肉类和蛋类,与养殖场自产的产品混合在一起,准备销售。再加上之前精心策划的出口转内销渠道,几个销售渠道同时发力,他对未来的销售前景充满信心。
在忙碌于养殖场事务的同时,龙腾公司五三年度的财务报表也递交了上来。何雨柱和威字8人组围坐在会议桌前,仔细研究着这份报表。扣除掉成本、厂房租金、水电费、购置机器设备的支出费、运费、人员工资以及福利待遇等各项费用后,结余165万港币的净利润。按照规定缴纳利得税约13.6万港币后,最后结余151.4万港币。令人惊喜的是,超过三分之二的利润大头都是龙腾公司农产品业务部创造的,毕竟销售的农贸产品大多来自随身空间,成本极低。
看着这份傲人的财务报表,大家都激动不已。威木兴奋地拍着桌子说:“何哥,咱们这农产品业务真是太给力了!真的是头现金奶牛!”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何雨柱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但很快又恢复了冷静,他说:“大家别高兴得太早,这只是个开始。咱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养殖场这边才刚起步,销售渠道也需要进一步稳固和拓展。”
养殖场内各类禽畜的养殖数量。这片8000㎡的场地要同时养殖鸡、鸭、鹅、猪、羊、牛,必须综合考虑各类动物的习性、空间需求、养殖方式以及场地资源分配等因素。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做出了初步规划:鸡相对体型较小,每只鸡平均按0.6㎡的活动空间计算,大约可养殖只;鸭需要一定的水域和活动空间,每只鸭平均按0.8㎡算,大概能养殖6000只;鹅的体型较大,活动空间需求也大,每只鹅按1.2㎡算,可养殖约3000只;猪的生长阶段不同需求也不同,综合来看每头猪平均按1.5㎡算,预计能养殖3000头;羊需要较大的活动场地进行散养,每只羊按2㎡算,可养殖约2000只;牛体型庞大,需要空间多,每头牛按10㎡算,大概能养殖400只。当然,这只是初步规划,实际养殖数量还得根据动物品种、养殖技术、管理水平以及当地环境等因素进行调整。
安排好养殖数量的规划后,何雨柱又开始关注起养殖场的日常管理和运营。他深知,要想让养殖场持续稳定地发展,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于是,他组织威字8人组和工人们一起开会,共同商讨制定了详细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每个工人都明确了自己的工作任务和责任,从禽畜的喂养、清洁,到疾病防治、运输销售,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确保万无一失。
在销售方面,何雨柱继续拓展与香港当地大型批发商和零售商的合作。他亲自带着样品拜访客户,详细介绍养殖场产品的优势,包括散养的健康养殖方式、新鲜的肉质和蛋类品质,以及稳定的供应能力。许多商家对他的产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与他签订了合作协议。
与此同时,何雨柱也没有忘记关注出口转内销渠道的运营情况。他定期与海外合作伙伴和报关行沟通,了解最新的政策动态和运输情况,确保农牧产品能够顺利进入香江市场。
随着养殖场的正式运营,每天都有大量的禽畜在山头上活动,场面十分壮观。当地的居民们看到这个热闹的场景,都感到十分新奇和兴奋。一些年轻的居民主动找到何雨柱,希望能在养殖场工作,增加收入。何雨柱考虑到他们对当地环境熟悉,便招聘了一些人加入了工人队伍。
然而,运营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天,一位工人匆匆地找到何雨柱。
说道:“老板,有个情况跟您汇报一下!有几只羊好像生病了,不吃东西,还一直没精神。”
“走,去看看。”
何雨柱听闻后就带着技术人员来到羊舍,经过仔细检查,发现是羊群感染了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
何雨柱马上组织工人对患病的羊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整个羊舍进行全面消毒,还对其他羊群进行了预防措施,给它们投喂了驱虫药物。经过一番努力,患病的羊逐渐康复,其他羊群也没有被感染。这次事件让何雨柱更加重视疾病防治工作,他加强了对工人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在养殖场逐渐走上正轨的同时,何雨柱也开始关注起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他了解到西贡粮船湾地区独特的地质地貌,这里在约一亿四千万年前曾发生过大规模火山爆发,形成了大量壮观的六角形岩柱,构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四周环海的地理位置,让这里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是众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岛上茂密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各种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繁衍场所。这里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也为养殖工作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
何雨柱还深入了解了当地的人口情况。
在1950至1960年代高峰期,粮船湾客家居民共500人,还有近200艘渔船停靠,渔民逾千。这里主要由客家村民和渔民组成,客家村民多居住在东丫、北丫、白腊等村落,以农业和小手工业为生;渔民则多居住在船上或沙桥等渔民村,以出海捕鱼为主要生计。何雨柱意识到,与当地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至关重要。他主动与村民们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还经常邀请村民们到养殖场参观,向他们介绍养殖技术和发展前景。慢慢地,村民们对养殖场的态度从最初的好奇变成了支持和帮助,一些有经验的村民还为养殖场提供了不少实用的建议。
龙腾养殖场开业之后,龙腾仓库就有新一批的农贸产品入库了,并继续持续销售中。
产品不仅在香江本地市场受到欢迎,通过出口转内销渠道,还远销到了其他地区。何雨柱和威字8人组以及工人们的努力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他们的商业梦想正一步步变为现实。但何雨柱知道,这只是一个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