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这边是比较忙的。
一方面方知砚要去参加医学研讨会,另一方面,金明成和顾涛两个人都已经辞职了。
两名主力医生,一名实习医生的缺失,让急诊这边的病人都开始排队了。
方知砚才过来呢,就听到远处有个大汉咋咋呼呼地喊着。
“医生呢?医生都死哪儿去了?”
“我浑身是血,你们都不给我看一下?”
“我这手臂上被剌了一刀,可疼死我了。”
这大嗓门,让方知砚皱起了眉头。
他迅速换上衣服,戴上听诊器,然后走了出来。
一见到医生,那大汉便连忙跑了过来。
“医生,可算是有个医生了,你赶紧给我看看,可疼死我了。”
那大汉指着自己手臂上的伤口道。
伤口不深,大汉看着满身鲜血挺吓人的,其实没啥大问题。
不过,除了那大汉之外,急诊科还有其他几个病人在一旁等候着。
方知砚粗略地扫了一眼。
在急诊科,哪怕你排了号,可治病的时候也不是按号来。
而是按你跟死神之间的距离来治病。
眼前这大汉,还能跑过来咋咋呼呼地让自己给他缝针,那就说明人没事,死不了。
左右也就是多留点血的事情,不着急。
旁边还有一个老人,一个小孩,以及一个蹲在地上的年轻人。
老人有家属陪同着,看上去没什么大问题。
那小孩哭得很厉害,中气十足,一时半会儿也死不了。
反倒是那个年轻人,双手抱膝蹲在地上,很安静,嗯?
方知砚顿时警觉起来。
在急诊,像这种安安静静排队的,尤其要注意,指不定都休克过去了。
他连忙走过去。
可才走一步,那大汉又拦在自己面前。
“不是,医生你去哪儿?轮到我了,你干嘛呢?”
“你别急,你死不了。”方知砚拍了拍他的肩膀。
见那大汉眼珠子一瞪要骂人,方知砚继续道。
“我知道你很疼,但你先别疼,那人我看他快死了,你让我过去看看。”
一听这话,大汉松开了手,一脸惊疑不定地望过去。
方知砚也是迅速靠近年轻人,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没反应!
“兄弟?你什么病啊?”
方知砚继续开口,推了他一下。
然后,那年轻人就软塌塌地倒地上去了。
“我糙!”
大汉在旁边叫了一声,“这小子刚才还好好的,怎么死了?”
方知砚没有理会,迅速取出听诊器,判断病人的情况。
病人并没有死亡,只是出现了严重的呼吸困难,听诊过程中,能够明显听到双肺湿啰音。
而且此刻病人呼吸十分急促,频率甚至高达每分钟三四十次。
口唇,指甲等部位出现青紫,这说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
再触摸一下病人的额头,温度高得吓人!
这种体征,让方知砚脑子之中瞬间闪过了一个名字。
ARdS,也就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这小子,都他娘的快要休克了,还老老实实的在这里排队。
这他娘的素质高啊。
方知砚迅速抬头,“来人,快来人,推个车过来,病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迅速准备气管插管!”
方知砚的声音如同炸雷一样响起来。
急诊科内一众病人纷纷后退,生怕打扰到病人的救治。
旁边的王芳护士长也是推着小车过来。
“快,搭把手,把病人抬起来。”
方知砚招呼了一声,跟王芳一起合力搬运。
旁边手上被砍了一刀的大汉还准备过来帮忙,方知砚有些哭笑不得。
“大哥,你也是个古道热肠的,你还是先压着自己的伤口进行一个止血吧,处理了他我再来处理你。”
那大汉讪讪一笑,“您先处理他,我死不了就行。”
方知砚和王芳推着病人往抢救室而去。
很快,气管插管的工具包也准备好。
方知砚将患者取仰卧位,使口咽喉呈直线,迅速用喉镜推进口腔。
然后将导管经声门插入气管内,随后立即拔出气管芯。
再通过听双肺呼吸音,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是否合适。
最后固定导管。
整个操作,行云流水,丝滑得简直不像话。
紧接着,王芳就推来了呼吸机。
这玩意儿,看的方知砚眼前一亮。
敢情是个新东西,以前没呼吸机的时候,那都是简易呼吸器。
估计是前一段时间荣海明捐赠的钱采买的。
“快进行机械通气。”方知砚迅速地吩咐道。
“小潮气量通气,平台压小于30cmh2o。”
“pEEp维持Spo2大于百分之八十八。”
“避免气压伤,接受paco2升高,ph值可以大于7.5。”
王芳在旁边按照方知砚的指示迅速操作起来。
操作完成,她一脸惊讶地看着方知砚。
这新买回来的东西,怎么方医生如数家珍一样就把数值和操作信手拈来?
她难不成早就研究过这东西不成?
这也太厉害了吧?
机械通气之后,病人的情况有了缓解。
方知砚继续开口道,“建立静脉通道,维持中心静脉压大于4mmhg。”
“去做个胸部ct,顺便还有血气分析。”
王芳点了点头,迅速给病人进行一个简单的床边血气分析以及胸部ct的扫描。
胸片显示双肺弥散性浸润影,心脏扩大。
而肺水肿的分布也十分的清晰。
血气分析显示患者低氧血症比较明显,可能伴随混合呼吸性碱中毒。
这种种情况,都显示病人的情况不容乐观。
也幸亏方知砚眼睛毒,一下子发现了这年轻人的情况,否则的话还真不好说呢。
“输注限制晶体液,使用呋塞米20mgIV减轻肺水肿。”
“再用去甲肾上腺素,起始0.05微克\/kg\/min,同时使用多巴酚丁胺。”
方知砚再度开口道。
旁边的人在他的指示之下忙得飞起,他的动作也十分的快。
想要救治这样的病人,重点在于寻找病因,治疗病因和控制感染。
而且还需要做好创伤和误吸的处理,情况十分的棘手。
但,方知砚有条不紊地吩咐着。
病人的情况也逐步地缓解下来。
等到半小时后再度进行血气分析复查的时候,病人情况明显得到好转。
如此状况,让众人都是松了口气。
可也就在这时,病人明显出现了腹痛的表现。
方知砚眉头一皱,“不好,是应激性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