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暮只是多买了几辆车而已。
但是,当陈暮这边买车的消息传递开后,四周的周边渔村都知道了。
这年头,哪怕没有网络,许多消息也会很快传遍开去。
尤其渔民村买车的事情,那一定会有人特地跑到其他村去传消息。
八卦之心,古今中外,都不少。
现在,鹏城这些渔村,因为大量港商的涌入,都纷纷有了钱。
虽然说分到村民手中的钱,不算多,但是也比现在城里人一年赚的钱多好几倍,甚至几十倍了。
而村长,以及村里比较有话语权的人,买辆车,已经没有什么问题。
而国内目前流行的车,真的不行。
都是吉普这种老掉牙的,或者老毛子的车。
而陈暮,开的都是日本车。
那都是好车。
所以,他们也要开。
哪儿买车?
他们这出来四处打听一下,有人要买车,那还怕没有车贩子去主动上门推销吗?
这就是一拍即合的事情。
但是车从哪儿来?
只有港岛。
而你要说正规从港岛买车进来卖?
不说别的,关税方面,就可以保证这些车贩子赚不到钱。
因为,太贵了,现在国内可没有几个人买得起了。
那就只能从港岛那边走私商人那里进货。
港岛的走私商,怎么进货?
偷!
是的!
偷车!
在港岛,偷车已经是一个标准化的流程作业。
这都是有专业人士进行作业的。
当然,这个年代,车辆的防盗系统也不怎么好。
当时的汽车防盗技术相对简单,偷车贼可能会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如螺丝刀、扳手等,通过拆卸车门锁或点火装置等方式来启动车辆。
一些熟练的偷车贼甚至可以在短时间内打开车门并发动汽车。
这也是许多港岛电影,以及好莱坞电影里经常见到的镜头。
后世,汽车防盗技术提升,这种盗窃手段就很少了。
当然了,这种独立作案的,都是临时偷车,或者间或的那种偷车贼,小打小闹那种。
这种偷车了,都是卖给本地车贩子,进行简单改装后再卖出去。
或者,就是为第二次犯罪做交通工具使用。
实际上,大型的车贩集团,那都是团伙作案。
一般都是多人配合实施盗窃,分工明确。
有的负责寻找目标车辆,有的负责望风,有的负责动手偷车。
例如,在一些繁华地段或停车场,望风者会观察周围环境,确保没有警察或保安注意,然后通知动手者进行偷车操作。
而且,他们不是一辆辆偷,而是提前观测好所有要偷的车型后,进行集中式一次性偷窃。
一旦盗窃成功后,就会立刻将其开到集团的改装厂。
将其进行颜色喷涂,更改车架号等操作。
然后,再由专门负责运输的车辆,将其运走。
这之后,偷车集团会彻底放假一段时间,来避开警察的搜捕。
只要不在短时间内进行二次作案,警察也拿他们没有什么办法,是很难抓获的。
这也是为何港岛电影里,那么多卧底的原因。
很多犯罪集团,都是间或性作案,一次就是大案。
这种情况下,由于并非是持续性作案,没有内应,那是很难提前布置,进行抓捕的。
但这一次,偷车实在有点多。
没办法。
鹏城的小渔村有300个左右。
而随着改革开放,这其中超过半数的渔村都已经成功招商引资。
毕竟,港岛人工太高。
一个港岛工人的工资,在大陆可以养活100个人了。
更不用说其余的物价也比港岛不知道低多少。
这以前,是不允许他们前来投资。
政策不允许。
现在,政策允许了,自然大量港岛商人来投资。
也不买地,都是租地。
毕竟,谁也不知道这个时期大陆的发展政策是否持久。
其实,要是这段时间买地的港岛商人,未来都是大赚特赚。
但是没有。
都是租地。
这就是对目前国内政府的信任度不够,也并不看好未来前途。
当然,仅仅是这些租地投资,给这些渔村带来的收益,鹏城统计过,仅仅这半年,就超过了10亿。
这是很可怕的数字。
放在未来,那或许不值一提。
但是在现在,10亿的投资,已经出一笔惊为天人的数字了。
这太多了,也太疯狂了。
自然,村里都有钱了,那就要买车。
渔民村都买车了,他们也要买。
虽然说,渔民村也修路了。
但是他们怎么不学着去修路?
这就是认知问题了。
修路,那是给大家修的。
买车,是给自个买的。
所以,一下子,涌过来的订单超过了300辆车。
300辆车,对于港岛的走私集团来说,不算大数字。
但是透过这个大数字,他们看到了一个庞大的市场。
尤其,港岛渔民村的发富,他们都看在了眼里。
而且,未来还有更多的港岛富商去鹏城投资。
未来,鹏城会有更多的人变得有钱。
他们会需要更多的私家车。
所以,这一次,港岛的走私集团是彻底来了一波大的。
毕竟,你不能一次性偷个几百辆车,过了一两个月,又来偷一次。
这样,很容易就被警察蹲点了。
警察蹲个一两个月的耐心,还是有的。
所以,港岛的这些走私集团,一次性盗窃了3000辆车。
一次性,3000辆车失窃,这是港岛有史以来最大的盗窃案。
这直接惊动了港岛警方。
1979年 7月 17日破晓时分,港岛警务处西九龙总区的接警室里,尖锐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宛如催命符。
当值警员的手不住颤抖,在记录第 37起报案时,钢笔尖在纸上洇出一团墨渍。
电话那头,汽车租赁公司老板近乎绝望地嘶吼刺破听筒:“我的三百辆丰田皇冠全没了!整个停车场只剩一地玻璃渣!”
消息如惊雷般迅速传开,整个警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慌乱。
重案组高级督察张伟诚咬着的香烟在指间微微颤动,他踩着满地碎玻璃冲进停车场。
朝阳的光芒洒在地面,将那些碎玻璃折射成无数锋利的刀刃,轮胎摩擦地面留下的焦痕交织成巨大的蛛网,原本整齐排列的三百个车位如今空空如也,像是被掏空内脏的巨兽。
张伟诚蹲下身,指尖蹭过地面新鲜的油渍,忽然想起昨夜电台新闻里鹏城蛇口工业区奠基仪式的鞭炮声,那声音仿佛还在耳畔回响,此刻却蒙上了一层诡异的色彩。
“监控显示,凌晨三点十七分,所有车辆同时启动。”
一名警员捧着录像带,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恐惧,“像军队一样,连转向角度都一模一样。”
张伟诚盯着屏幕上整齐消失的红色尾灯,后颈瞬间泛起一层细密的冷汗。
作为资深警探,他见过无数大案要案,但如此规模、如此井然有序的行动,显然远超普通盗窃团伙的能力范畴,背后必定隐藏着庞大且专业的犯罪网络。
一周之内,全港十八区接连上报车辆失窃案件。
当失窃车辆的数字突破三千大关时,警队高层会议室的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
总警司猛地将茶杯重重砸在地图上,茶水四溅,“三千辆车!足够塞满整个旺角!它们不可能凭空消失!”
他的怒吼中,既有愤怒,更透着一丝焦虑。面对这起史无前例的大案,整个警界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张伟诚的皮鞋在油麻地潮湿的污水沟旁连连打滑。他强忍着刺鼻的恶臭,掀开生锈的井盖,霉味混合着浓烈的机油味扑面而来。
三个装满车牌的编织袋浸泡在脏水中,他仔细翻找,最近的一张车牌登记日期赫然正是案发当晚。
“改装厂!”张伟诚眼睛一亮,突然抓住下属的胳膊,大声下令,“所有能改装车辆的地下作坊,立刻全面排查!”
然而,查案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
警方每到一处改装厂,要么人去楼空,只留下零星的改装工具和未完成的车辆部件;要么遭遇团伙成员的激烈反抗。
在一次行动中,张伟诚带队突袭一家位于深水埗的改装厂,刚推开门,就有一名歹徒挥舞着铁棍迎面砸来。
张伟诚侧身躲过,与歹徒展开近身搏斗,过程中他的手臂被划伤,鲜血渗出,但他咬牙坚持,最终制服了歹徒。尽管抓获了一些小喽啰,但关键人物却总是提前得到风声逃脱。
就在案件陷入僵局时,一位线人冒着生命危险带来了重要情报。
根据线人提供的线索,警方锁定了元朗的一处废弃货仓。当张伟诚带领警员撞开铁门的瞬间,焊枪的蓝光刺得人睁不开眼。二十多个工人正在紧张地拆卸车辆,引擎盖上的编号还带着新车的光泽。
角落里的男人见势不妙,突然抓起汽油桶,火苗瞬间窜起。
千钧一发之际,张伟诚毫不犹豫地飞扑过去,将男人死死按倒在地。在浓烟中,男人歇斯底里地嘶吼:“车都运到鹏城了!港岛装船,蛇口上岸,那边早就有人接应!”
得知车辆流向后,张伟诚顾不上休息,立刻率领团队展开追踪。
深夜的维多利亚港,海风裹胁着咸腥的气息扑面而来。
张伟诚盯着货轮离开的方向,耳边回响着线人最后的警告:“他们用集装箱装汽车,海关查验的速度根本跟不上走私的节奏。”
突然,对讲机里传来沙沙的声音:“长官,启德机场货运部发现可疑集装箱!”
张伟诚和队员们马不停蹄地赶到启德机场。
当吊车缓缓吊起编号 hK-的集装箱时,晨雾正悄然漫过鹏城河。随着柜门缓缓打开,三百辆蒙着防水布的皇冠轿车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泽,挡风玻璃上还贴着港岛的验车标签。
张伟诚掏出对讲机,望着河对岸新竖起的工业标语牌,心中五味杂陈。
这是大案,惊天大案。
而透过抓捕的这些罪犯,所有车辆都是运输到了鹏城。
这样的走私,不是没有。
但过去,很少,很少。
很多时候,都是分批次运输到各国出售。
像这次,一次性盗窃3000辆车全部贩卖到鹏城的情况太少见了。
很快,港岛警局就举行了秘密会议。
作为督办人的张伟成高级督察,则向所有大佬汇报情报。
“根据目前掌握的情报显示,这是一次有预谋的大规模盗窃案。是由鹏城那边的车贩进行购买,这边进行贩卖。而根据我们线人提供的消息来看,是鹏城那边的许多渔村,因为得到了港岛这边过去商人投资的大量现金,而有了买车的冲动。”张伟成高级督察汇报说。
“他们需要一次性买那么多车吗?”有警司不解。
买车正常。这边的车过去便宜。
但是,怎么会一次性要买那么多车?
几千辆啊!
说到这,张伟成高级督察顿了一下。
“根据我们深入调查发现,这些渔村之所以买那么多车,实际上是一种攀比。”张伟成高级督察说,“原因是最近,鹏城那边一个渔民村,叫陈暮的村长因为屡次上电视,被报道,其个人的许多行为,引起了周边的渔民村的攀比和效仿。”
陈暮!几名各地区的总警司听闻这个名字,脸皮一抽。
尤其警务处长,更是脸皮抽的厉害。
又是这个家伙。
当然,这次事情和他无关。
不是他让人偷车的。
但是因为他而起。
这家伙,将港岛嚯嚯成什么样了。
“你继续说。”警务处处长吩咐。
“根据我们调查,陈暮之前通过鹏城的车贩子,购买了3辆车,一辆丰田FJ酷路泽,一辆丰田9座海狮,一辆花冠。而这次,也以这三种车型被盗窃的最多。”张伟成高级督察汇报说。
这些人就是一窝蜂的跟潮流。
这导致,港岛这三种车型,差点没被偷光。
不难,怎么会闹这么大呢!
当然,更多的车型,还是类似的车型。
“目前我们只抓住了一些改装车的工人和司机,他们并不知道偷车贼的信息。至于车贩信息,他们也不知道。当然,就算知道,他们也绝对不敢说。”张伟成高级督察说。
这些社会底层人,他们如果敢出卖这些犯罪集团,那有警方保护也没用。
因为警方就算能保护你,也保护不了你的家人。
就算能保护你的家人,也不可能保护一辈子。
而这种定罪,也就判个几年而已。
人几年后就会出来。
而警方也不可能因为这点事,一辈子去保护一个证人。
至于说重新给一个身份,就这么个案子,也不可能去给一个全新的身份。
案件很轰动,性质也恶劣,但是的确定罪的难度太大,也不可能很高。
这和贩毒以及贩卖军火是不能比的。
这种情况下,那些人自然也不会选择去出卖犯罪集团。
那不是找死么!
警方也不大会在这方面下功夫,都是自己去收集详细罪证。
也就是物证,而不是人证。
目前来看,虽然这次闹的很厉害,但是想要打击犯罪集团,却也不容易。
只能去和大陆方面协商,并行办案。
但是问题就在这了。
现在是一个敏感的政治时刻。
大陆方面想要港岛回归,而港督以及背后的鹰酱帝国,却不希望。
或者说,他们希望再拖一些年。
拖到99年过了后,国际法生效的那一刻。
也就是租约超过99年后,就自动脱离母国的国际法。
但是,显然大陆方面不同意,也不会允许。
现在就是在博弈。
这个时候,主动去找大陆方面商量联合办案,那就是妥协。
大陆方面,就可以直接提议关于港岛回归的事情。
“我觉得,我们可以和大陆方面协商,进行联合办案,可以缉拿那些车贩,以及将赃车退回来。”高级督察张伟成自然不清楚这里面的勾心斗角。
警务处处长也不敢去答应这种事。
“这件事,我会去请示港督。你们继续去搜集证据。”警务处处长吩咐一声后,起身离开。
港督府内。
雕花水晶杯在檀木办公桌上轻轻碰撞,威士忌琥珀色的液体映着港督阴沉的脸色。
警务处处长陈启铭垂手而立,后颈渗出的冷汗几乎要洇湿笔挺的制服领口。
落地窗外,维多利亚港的灯火在暮色中明明灭灭,却照不进这间密不透风的会议室。
“三千辆车?”港督转动着刻有家族纹章的银质雪茄剪,锋利的刀刃划过空气发出刺耳的摩擦声,“你们是打算让全港的富豪都睡在车库里吗?”
陈启铭喉结滚动:“阁下,这背后牵扯到大陆改革开放的经济浪潮……”
“浪潮?”雪茄剪重重拍在桌面,惊得水晶杯里的冰块叮当作响,“我看是有人想借着东风,把港岛的家底都搬空!你知道那些车现在在哪里吗?鹏城!就在英国人眼皮子底下,从维多利亚港运到了蛇口码头!这是对大英帝国主权的公然挑衅!”
窗外突然炸响一声闷雷,暴雨瞬间倾盆而下。陈启铭望着雨幕中模糊的天星小轮,硬着头皮开口:“高级督察张伟诚提议与大陆联合办案,这样或许能追回赃车,打击犯罪集团……”
“联合办案?”港督抓起威士忌一饮而尽,玻璃杯碎裂在波斯地毯上,“你以为京城会这么好心?他们正等着我们开口求合作!一旦松口,明天新华社就会发社论,标题我都替他们想好了——《港岛警方主动寻求大陆协助,彰显回归大势》!”
陈启铭的后背已经完全湿透,他想起白天在元朗货仓缴获的走私文件,那些盖着鹏城某贸易公司公章的单据,此刻仿佛正在口袋里发烫。“可是阁下,舆论压力……”
“舆论?”港督扯开领带,露出脖颈处青筋暴起,“让政治部的人去操控媒体,就说案件正在全力侦破。记住,现在不是 1949年,港岛是大英帝国的皇冠明珠,绝不能在回归谈判前露出半点软弱!不!我们绝不妥协,绝不能回归,至少不能那么早!”
闪电劈开雨幕,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像极了两个困兽在对峙。
陈启铭终于明白,这场汽车失窃案早已不是单纯的治安事件——它是悬挂在中英谈判桌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港岛命运转折前的最后一次暗流涌动。
“那张伟诚那边……”
“让他继续查。”港督从保险柜取出一份机密文件,封皮上“港岛前途谈判备忘录”的烫金字在闪电中忽明忽暗,“但记住,任何与大陆接触的提议,必须先经过我的批准。你也是高级官员了,应该有政治觉悟,这是政治事件,而不是刑事案件!”
“等等!”港督突然将警务处处长喊住。
“你是说,这次那个该死的陈暮也买了几辆港岛走私车对吧!”港督问。
警务处处长点头。
“那就直接抓他。不用等他进入港岛地界了。你们制定计划,抓人。只要将人抓到了,哪怕是和大陆方面发生了一点摩擦,我来解决。”港督冷声说,“他买了走私车,就是违法,就能抓他。”
这之前,是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陈暮和炮击港岛有关。
那他们就不敢越界抓人。
因为一旦发生了冲突,搞出政治事件,他们就被动了。
现在,陈暮买了三辆走私车,那他就牵扯到这次港岛3000辆汽车被盗的大案中。
那港岛越界抓人,发生了冲突,他都能去解释。
更何况,只要将陈暮抓到了,审出他炮击港岛的事情,那到时,需要解释的就是大陆了。
因为炮击!
普通人能弄到炮吗!
就算私人行为,但是你炮击,那就可以上升到政治事件。
到时,难办的就是大陆了。
“记住,一定要抓到人。”港督吩咐说,“你要办的好,下一任保安部部长就是你的。”
警务处处长一听,喜上眉梢。
他这个警务处处长,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在港岛政治体系里,排名并不靠前。
可是如果是保安部部长,那就是仅次于港督了。
关于抓捕陈暮的一次紧急会议,再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