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义闻言不答。
赵林见状,笑曰:“张鲁曾为刘益州部下,刘益州在世之时,张鲁屯兵汉中以为益州北方门户,守卫一方。
及刘璋继位,却擅杀张鲁家眷,二人反目成仇,如今张鲁久欲复仇雪恨,刘璋惧之,遂命庞太守屯兵原巴郡之地以拒之。
昔日巴郡无兵与张鲁相抗,是以庞太守多募汉昌賨(cong )人为部曲,然则刘璋又忌惮庞太守兵势,分原巴郡为三,只将前线战乱之地留给庞太守...”
言罢,笑问曰:“不知赵某所言可有出入?”
庞义闻言,神色一暗,自唇齿中蹦出四个字:“并无出入。”
赵林闻言,起身于堂中踱步,忽行至庞义近前,正色曰:“庞太守对益州刘家有救儿活命之恩,又忠心耿耿,为益州刘家北拒强敌,刘璋却对太守百般忌惮,宁可拆分巴郡之地,亦要制衡太守,如此君臣相疑,可曾顾念昔日救儿活命之恩,通家之好?”
言罢,不及庞义回应,自顾自踱步到一旁,叹道:“益州天府之国,昔年高祖取之为根基,终成大业,刘璋继领益州,多行不义之举,无端残害忠良家眷,猜忌麾下贤才,实是德不配位,枉费高祖龙行之地。”
回身跪坐入席,拱手一礼,续言道:“敢问庞太守春秋几何?”
庞义闻言,许是被赵林一番感慨表达了认同之情,遂开口言道:“年已过四旬。”
赵林闻言,叹曰:“以庞太守之德行才能,若逢明主,早已成大事,可惜贤才屈居庸主之下,不得其时也。”
庞义闻言不语,只是不自觉端起木碗,饮了一觥酒。
赵林见状,又言道:“当今天下,曹操占据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大有鲸吞天下之势。
刘璋昏庸无道,却占据益州天府之地,早晚必为曹操所夺,太守以为然否?”
庞义闻言,叹曰:“诚如将军所言。益州虽易守难攻,然若曹操携大兵来取,恐不能久守。”
赵林亦叹曰:“以一州之地何能与半座天下相抗?刘璋时日不长矣,庞太守须早做打算。”
庞义奇曰:“将军掳我来此,究竟意欲何为?”
赵林闻言,拱手一礼,正色曰:“小子无状,冒犯了太守,死罪也。然赵某实是不忍太守屈居庸主之下,不得已才出此下策,请太守勿怪。”
庞义闻言,有心斥责赵林射杀十余亲随,却见少年这般持礼甚恭,又好发作,只得拱了拱手,咬牙吐出二字:“不怪。”
赵林闻言,端起木碗,言道:“林便以这觥酒,为太守赔罪。”
言罢,一饮而尽,倒持木碗,示意已饮尽。
庞义其目光灼灼,等待回应,只好无奈端起木碗,亦一饮而尽,示之。
赵林见状,哈哈大笑,忽放下木碗,持庞义之手,谓之曰:“益州为高祖龙兴之地,天府之国也。归于庸主治下,岂不可惜?
今有当世之英雄,陛下亲口称为皇叔之人,其仁德之名彰于宇内,招贤纳士于四海,且心怀大志,欲扶大厦之将倾,还天下以太平,太守可知其人为谁?”
庞义闻言,颔首道:“久闻刘皇叔之名,只是多为道听途说,未曾谋面。”
赵林笑曰:“传闻只窥其人一二,刘皇叔之仁德,远胜传闻也。”
言罢,又将刘备生平事迹,品德高尚之处一一详说。
庞义听罢,叹曰:“若将军不曾虚言,刘皇叔确为明主也。”
赵林闻言,劝曰:“林句句属实,绝无虚言!庞太守啊,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公德才兼备,何不弃暗投明,迎皇叔入川,相助以成大业?”
庞义叹曰:“忠臣不事二主,我若背主迎皇叔入川,世人必耻笑于我。”
赵林却反驳道:“刘璋忌惮庞公在先啊!《孟子》有云:‘君视臣为手足,臣视君为腹心;君视臣为犬马,臣视君为国人;君视臣为土芥,臣视君为寇仇。’
刘璋如此猜忌庞公,庞公弃之而去,乃顺乎古贤大道也。”
言罢,见庞义仍是面不改色,知晓如此相劝,恐不能说服,遂转换一个角度,又言道:“林有一言,请庞公试闻之。”
“昔年微子启齐商投周,管仲弃公子纠投齐桓公,百里奚弃虞而投秦,乃至高祖成大业之前,韩信弃项羽而投高祖,此等先贤皆背旧主而投他处,方能才华得展,壮志得酬。此谓成王者也。
而商之比干,吴之伍子胥,晋之里克,秦之蹇叔,愚忠而亡,虽得忠臣之名,实则家破人亡,不得善终,可谓败者寇也。
当今天下,曹操占据北方而欲天下,孙仲谋坐拥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刘皇叔治荆南与交州,三分天下已成大势。
以刘璋之庸主,必为三方所败,庞公意欲随刘璋而亡,作败者寇耶?意欲改投仁德明主,作胜者王耶?”
庞义闻言,略有所动,思忖一番,却言道:“即便改投他处,何不去投曹丞相?”
赵林闻言,思忖先前以大义相劝,庞义不为所动,以成王败寇之理相劝,庞义却颇为认同。
此时若以汉贼之名去劝,恐怕劝不动庞义,反而若以利害说之,或可成功。
遂言道:“公难道不曾听闻曹操昔日肺腑之言?”
庞义奇曰:“愿闻其详。”
赵林曰:“昔日曹操刺董贼不成,仓惶逃跑,行至一山林间,遇其父曹嵩之义兄吕伯奢一家,其人藏匿孟德,孟德却心生歹意,杀了吕伯奢一家满门,时有陈公台质问孟德,庞公可知曹操如何说?”
庞义奇曰:“如何说?”
赵林起身,仰头斜视庞义,模仿曹操腔调,沉声道:“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言罢,谓庞义曰:“曹操生性多疑,时常反复易怒,动辄便要杀人。公不见昔日助其破袁绍于官渡之功臣许攸乎?
便说去年赤壁之战,曹操曾登楼船设宴,横槊赋诗,吟出‘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等句。席间有当时扬州刺史刘馥进言,劝曹操于大战之前作此不吉之言,或有碍军心。
公以为,刘馥之言可对?”
庞义曰:“曹操自北向南,大战之前,言乌鹊南飞,确是不妥。”
赵林闻言颔首,叹曰:“是也,刘馥以良言相劝,曹操闻之大怒,于席间众目睽睽之下,亲手持槊刺死刘馥,可怜忠言逆耳,竟落得这般下场。”
言罢,谓庞义曰:“庞公以为,曹操如此听不得劝谏,可谓明主乎?”
庞义言道:“即便不投曹操,何如去投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