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英和儿媳妇坐上火车,经过五个多小时到了县城。
时间已经是下午四点了。
两人取了包裹,整整四大包衣服!
两人有些发愁,这么多东西叫车送回家里,明天再来县城卖,太费钱也费事。
想了想,李宝英说:“红云,咱们要不先不回去,直接把货拉到市场去卖,顺便在附找个旅店住了,今天卖不完的明天白天接着卖。你觉得行不?”
宋红云点头:“妈,您说的对,咱们这就找个车帮忙拉到市场,说不定夜里摆摊更好卖!”
“对,咱们卖了钱,明早去捧你二嫂的生意,看看她这两天做的怎么样了。”
李宝英说。
卖衣服这事她不是没想过老二两口子。主要是那两人都老实,不爱跟人讨价还价,用一句后世比较时髦的说法就是社恐。
这类人怕的就是跟人打交道,更怕主动开口推销。
所以她才想法子让他们去摆烧饼摊,这事不用吆喝,往那一站,喜欢吃的人自然就每天去买了。
两口子也不用操心,只管按要求做吃的然后收钱就行。
还有养兔子,也不需要怎么费事,到时候有专门收兔毛的,打个招呼就上门剃毛给钱了。
李宝英想着自己带小儿媳卖衣服就算挣得多,二儿子两口子应该也不会不满,他们心里明白自己适合干什么,不适合干什么。
要是将来真挣大钱了,她也不会放着老二一家不管。
都是自己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
两人在市场选了个差不多的位置,开始摆摊。
宋红云趁着时间还早去附近定了宾馆,买了晚饭去了摊位上。
李宝英正在理货,每款都拿出来一两件,待会儿有人了给客人介绍。
五点钟,家家户户都在准备晚饭,夜市还没开始。
婆媳俩坐在自己摊位前吃了东西,悠哉的开始看着附近的摊子。
经济好了,生活好了,人们也越来越会折腾了。
这里有小吃摊,有鞋子摊,有袜子摊,还有一堆杂七杂八的摊子,卖衣服的也有几家,但是李宝英觉的他们的衣服肯定没有儿媳妇挑的衣服好。
因为儿媳妇在这方面是专业的!
那么多年的服装设计可不是白看的!
下午六点,夜市陆续有人进来了。
宋红云想着让婆婆看看自己的实力,于是站起来招揽客人。
她声音清亮蛊惑人心:“冬装大优惠,秋装便宜卖!快来看!快来看!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我们的衣服时髦好穿不挑年龄,正宗的G市生产,质量上乘,卖完没有!”
李宝英听得直点头。
儿媳妇还有这一手,厉害了!
不一会儿,宋红云就招揽了第一批客人,全是女性顾客。
看来在买衣服这一块还是女性比较喜欢。
一个穿着时髦的年轻女人看着摊位上的衣服问:“老板,我想买冬装,你家的哪款适合我?”
宋红云看了女人几眼,就拿起一款棉衣展示给她看:“妹子,我看你气质出众相貌出挑,这件棉衣跟你很配,要不你试试看?”
女人看了一眼,接过来穿上试了试。
她刚穿上身就听到一声声惊呼:
“哎!不错啊!”
“这衣服看着没咋地,怎么一上身就这么好看,还衬得人很白!”
“G市的衣服就是好,比J市的质量好多了,样式也时髦!”
…
年轻女人听着一声声的赞叹,自己也迷失了,她激动的问:“老板这衣服怎么卖?要是太贵,我可买不起!”
宋红云想了想说:“妹子,这是正宗G市货,质量一等一的好,跟市场上的衣服都不一样。这样,你心里价位是多少,我看看能不能给你,毕竟你是我们第一位客人!”
女人有些不舍的把衣服脱下,不抱希望的说:“我知道这衣服质量好,可是我真没钱,我顶多能出十一块。”
她说着把衣服递给了宋红云。
这衣服她一穿上就感觉舒服暖和,比她去年买的都好。
但是十一块估计是拿不下来的。
谁知,老板却说:“算了,十一就十一,刚开张,算不挣钱帮你带一带!”
李宝英不知道小儿媳哪里学的这么多话术,不过这话术是真好。
年轻女人一听,脸上顿时欣喜若狂,“老板,真的吗?你真的十一块不赚钱也卖给我?”
李宝英:人美是美,就是有点傻!做生意哪有不赚钱的,不仅赚了,还比预计的多赚了一块钱!
谁能想到冬装这么好卖?
宋红云一脸你捡了大便宜的样子说:“嗯,十一块卖了,算给你带的。妹子,我们还有棉裤,也好穿的,要不要给你推荐一条配着棉衣穿?”
年轻女人一听连忙点头,这好啊,省的再找棉裤了。
周围的客人都不说话等着老板服务完第一位客人,他们也要带一带的价格,不过现在可不能开口,一开口老板谁也不给带了咋办?
宋红云又给女人找了条搭配的裤子说:“妹子,这裤子我也不赚你钱,你是第一位客人,也是我们第一单生意,裤子算十块钱,你拿去,一共二十一!”
年轻女人拿着裤子比了比,又摸了摸料子,很高兴的掏了二十一,给钱走人。
她走的很快,生怕老板会后悔一样!
围着的其他顾客终于有机会说话了。
“老板,我们也要棉衣棉裤,价格也给我们一样的呗!”
李宝英觉得这时候该她表演了,要不然自己光拿钱挺对不起儿媳妇的。
她清了清嗓子说:“红云啊,第一位客人不赚钱就算了,这后面的可不能这么卖,咱们进货也要开销的,不赚钱就是亏,知道吗?”
宋红云一脸为难的看着大家:“我妈说的对,刚刚那是第一单,开张大吉买的便宜,现在加五毛,就加五毛行吗?你们也让我们赚一点糊口钱!”
李宝英觉得儿媳妇不去卖艺可惜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冲着婆媳俩说:“不行!你们给别人那么便宜,给我们就加价,我们不同意!”
其中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走上前说:“老板,做生意不容易,我们知道,可是你给了别人那个价,然后给我们这个价,我们心理上接受不了的啊!”
她说着蹲下去跟李宝英商量:“婶子,我们这么多人买,你们早卖完不是可以早收摊回去?这夜里多凉,您可不能这么熬夜,我妈就是天天熬,身体都不好了!”
李宝英:台阶有了,就该下了!但是,价格也不能就这么下去了,得趁机把秋装推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