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英摸了摸自家的衣服叹了口气说:“行,我们今天第一天摆摊,不赚钱就不赚钱吧!但是,除了棉衣棉裤,你们再各买一件秋装,价格我按四块五给你们!”
“红云,把秋装拿一件出来给大家看看!”
宋红云立马挑了一件秋装上衣。
李宝英说:“你们看看这料子款式值不值!这种式样的平常要卖到六块钱了,要不是我们帮厂家清货也给不了这个价,实话说,其他的不赚钱,就这种每件我能赚三毛,不过大家也得让我们赚点不是?要不然下次哪有钱去进货?”
她说的实诚,把自己能赚多少都说了,听得人一愣一愣的。
原先蹲下来跟她说话的女人说:“婶子说的对,一点不让你们挣也不行,下回我们就买不到好东西了。行吧,我先来一套棉衣棉裤加秋装。”
她貌似不经意的摸了摸秋装的料子眼中闪过惊艳。
然后,她试了棉衣和秋装,也收到了一波赞美。
李宝英收到了二十五块五毛钱。
其他的人也开始挑衣服试衣服,都是买三件,都是二十五块五!
婆媳俩忙活了大半天终于把秋装卖完了!
剩下没买到秋装的还有些不满,直说下次再给她们也带点秋装,她们喜欢。
她们没想到的是这次促销直接把宋紫云的路给堵了。
晚上八点,夜市正人来人往,李宝英和儿媳妇已经卖了一大部分出去,摊子上还有十来件棉衣,十来件棉裤,毛衣、秋衣秋裤卖的便宜,毛衣一件四块五,秋衣秋裤一套五块,现在早就卖完了。
李宝英说:“红云,剩下的我们给你二嫂、小花、苏月和你林奶奶各挑一套。另外你还有谁想送的也挑出来,咱们留着不卖了。”
宋红云忙说:“行啊妈,过几天我去看我娘家妈,我挑两套过去就不买礼了。”
李宝英知道这是要送给宋母和儿媳妇她嫂子,这也是应该的。
“红云,这衣服你该给就给,该买礼还是要买,这可不能省。我知道亲家母过几天生日,你多送点东西让她高兴高兴!”
九点钟收摊的时候,她们还剩几套棉衣棉裤了,打算明早摆一会儿摊卖完回去。
到了宾馆,婆媳俩点了点今天收的钱,除去成本八百块,还挣了九百多!
婆媳俩数着钱激动的手抖。
“红云啊,你今天吆喝的话是跟谁学的,还挺有用!”
“妈,咱们昨天不是去G市批发市场嘛,我就在那跟卖衣服的学的!这也没啥,妈,您才厉害,几句话就把秋装卖完了!”
“对了妈,下次咱们也可以带点秋装来卖,反正价格便宜,搭配着卖还挺好呢!”
“对,那几双棉鞋也卖的快,都可以再来点!”
“妈,要不然咱们在县城租个房子,就在这做生意吧,省的来回跑了。我看过了,找个四五十平的小房子也才八块钱一个月!”
宋红云这话一说,李宝英眼睛都瞪圆了,儿媳妇是真能干,也不知道怎么的上辈子就被宋紫云拿捏成那样!
“行啊,回头把小白也带来给咱们看家。”
说起来她都两天没看到小白了,心里还挺想它的。
李宝英想着想着忽然眼睛一亮,既然他们可以租房子住,二儿子一家为啥不可以?
她掏钱租一个大的,一家人住,也可以相互照应。
“红云,明天白天你再看看,找个大的,里面多几个房间的,妈掏钱租下来,让你二嫂他们也住着。他们反正要在这里卖烧饼,每天一个来回要走四个小时。太累了!”
宋红云一听立马点头:“妈,您说的对,我把这茬忘了,我今天看了大的房子要十五块一个月。这钱您别拿了,我拿。”
“您养大了三个孩子,现在该我们孝顺您了,怎么能让您掏钱?”
李宝英挺感动的忙说:“这不行,又不是你一人住,我跟你哥嫂也住呢,不能让你吃亏!”
小儿子还在镇上工作,离县城不近,肯定要住家里。这里也就宋红云一人住。
而二儿子家也就夫妻俩能来住,张宝上学,这边没房不好转学过来,张简单一边在家里看着地一边看着孩子,就算将来把地让别人种,他也得在家看孩子。
所以在这边住的只有四个人,老二两口子、她和小儿媳。
宋红云嗔道:“妈,看您说的,一家人哪有什么吃亏占便宜的?我知道您心疼我们不想我们掏钱,可是我们都能赚钱了!再说二哥为了咱这个家,老早就辍学回家干活了,他牺牲最大,我跟锦林本来就该多掏一些!”
“妈,您别再说了,再说我生气了,以后不跟您去卖衣服了,我回去踩缝纫机去!”
李宝英听着小儿媳的话,眼眶都红了,儿媳妇咋能这么好呢?
“行,妈不说了,你明天看好租下来,带着你哥嫂一起去看看,以后别踩缝纫机了,又累又不挣钱。”
“嗯,妈,我听您的。明天回去我跟锦林也说下这边的情况。”
宋红云又变成笑嘻嘻的模样。
李宝英想了想神色复杂的说:“红云啊,我知道你跟锦林你们…,但是,你要是有看上的要跟锦林离婚我都同意,到时候咱们不做婆媳也可以做母女,你别有心理压力!”
宋红云愣了愣,低下了头,原来婆婆看出来了!
她说不清楚两人的关系,这几年一起生活都成了习惯,要是突然离开又有点不知所措。
“趁着还年轻,你抓紧机会,别耽误了自己。”
李宝英继续说,这么好的孩子,可惜了!
…
昨天,宋紫云两口子带着批发的衣服回了村,他们买的不多,带着也轻松。
可是当宋紫云尝试着把衣服介绍给街坊邻居的时候,她们看着只笑却不买。
她花了一天时间都没有卖出去一件,垂头丧气的回了家。
何求说:“咱们卖八块会不会太贵了?现在大家都有衣服穿,谁会买?”
宋紫云:“四块钱进的,卖八块怎么会贵?都是一群穷人,买不起罢了!”
“我们明天上县城,肯定半天就能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