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槿汐静静地听完甄嬛的讲述,脸上满是惊讶之色,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在宫中多年,自认为阅人无数,看人很有一套,竟然会在方淳意这个看似天真无邪的小姑娘身上看走了眼,还摔了这么大一个跟头。
在此之前,她是打从心底里觉得,宫中难得有如此天真纯善的女子,可如今看来,一切不过是表象。
不过说到底,也是这淳常在的外表实在是很有欺骗性,再加上她贪吃,可不就是如同一个孩童一般。
一般人都会对孩童放下警惕不是。
看着崔槿汐一脸的难以置信,甄嬛深表理解,她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若不是今晚皇上亲口告知,她或许至今都还蒙在鼓里,还会一厢情愿地为淳儿找各种借口,坚信她的单纯无害。
突然,崔槿汐像是想到了什么,眉头微微皱起,疑惑地问道:“可是小主,若那淳常在当真如您所言,对皇上不敬,为何却没有受到严厉的责罚呢?
只是被遣送回去了,连个禁足都没有,这实在有些蹊跷。”
甄嬛闻言,也是一愣,她下意识地轻咬下唇,思索片刻后,想起皇上说这话时的语气,缓缓说道:“想来皇上到底是顾及她今日是第一次侍寝,心中紧张,又年纪尚小,才网开一面吧。
而且淳儿家中得用,若是重罚,定会要说出个缘由来。
皇上想来是顾及方家吧。”
甄嬛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她虽然真切地感受到了皇上的怒气,但那怒气似乎并非完全针对淳儿这个人,更多的是对冒犯帝王威严这一行为的愤怒。
即便皇上说淳儿心思不纯,可她内心深处还是愿意相信,淳儿定然不会是真的对帝王心怀不敬。
当时皇上不过是在气头上,才会那般认为。
后来怒气消散,想必也想通了,所以才只是对淳儿小惩大诫。
其实,这样的惩罚对于后宫的妃嫔来说,已然是相当沉重了。
“完璧归赵”这一消息一旦传开,光是后宫那些此起彼伏的流言蜚语,就足够淳儿承受的了。
在这深宫里,名声有时候比什么都重要,这无形的压力,或许会让淳儿在今后的日子里饱受非议了。
也不知道淳儿能不能承受住。
甄嬛突然一惊,她怎么又不自觉去担心淳儿了,这可不行啊。
*
翌日。
淳常在被完璧归赵,而后皇上又紧急召见莞常在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六宫。
妃嫔们或是在自己的宫殿中窃窃私语,或是在长廊相遇时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大多数人都抱着看笑话的心态,好奇着这对平日里以姐妹相称的二人是否会因此反目成仇。
与此同时,她们心中也暗暗期待着,皇上既然开始正常涉足后宫,那么自己被宠幸的机会,是不是也即将到来了呢?
桃花坞内,气氛略显压抑。
皇后晨起后便一直情绪不高,昨日得知皇上翻了方淳意的牌子时,她心中还暗自欣喜,以为方淳意能在圣上面前崭露头角,为自己增添助力。
却未曾料到,事情竟会发展成这般模样,方淳意不仅被完璧归赵,颜面尽失,甚至还比不上当初初入宫廷时的安陵容。
更令皇后恼火的是,方淳意被退回也就罢了,皇上竟然紧接着就宣召了甄嬛。
这岂不是公然将方淳意的脸面踩在脚下?
而方淳意目前还需要与甄嬛交好,皇上如此行事,让她们日后如何相处?
昨晚得知消息后,皇后便辗转难眠,一直在思索,方淳意并非愚笨之人,究竟做了何事,竟让皇上如此不顾她的颜面,做出这般不留余地的举动?
就连当初行事小家子气的安陵容,初次侍寝时也未曾被退回。
若不是昨晚夜深不便,她定要连夜召方淳意前来问个清楚。
今日众人前来请安结束后,皇后终于找到了机会。
她打着关心的旗号,和声细语地将方淳意留了下来。
请安之时,皇后便已经在言语间对方淳意加以安慰,她笑意盈盈,看似不经意地向众人透露,方淳意昨晚不过是年纪尚小,初次侍寝难免紧张,皇上心怀怜惜,这才让她先回去休息。
皇后这般解释,至于众人是否相信,那就因人而异了。
但不管怎样,皇后这一番举动,倒是让自己宽厚仁慈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以至于她单独留下方淳意,也无人觉得有何不妥。
安陵容临走前,目光轻蔑地扫了方淳意一眼。
她心中虽早有预感皇上不会对方淳意宠爱有加,但实在没想到皇上竟会如此决绝,直接将人清清白白地送了回去。
这一下,就连她也不禁对昨晚的事情好奇起来,究竟方淳意做了什么,才会落得这般下场?
桃花坞内室,皇后屏退了左右侍奉的宫人,只留下心腹剪秋在旁。
她神色一凛,原本温和的面容瞬间变得冷峻,目光如刀般射向方淳意,冷冷开口:“说吧,昨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方淳意本就对皇后心怀敬畏,此刻面对皇后这般威严的质问,更是吓得浑身一颤,不敢有丝毫隐瞒,急忙将自己记得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皇后娘娘,嫔妾当真只是手不小心抖了一下,其实并没有剪到那金龙,可偏偏皇上就是看到了,便觉得嫔妾不敬帝王,这才让嫔妾先回去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偷瞄皇后的脸色,却见皇后的神情比昨晚皇上发怒时还要阴沉可怕,吓得她心脏猛地一缩,差点停止跳动。
她在心中暗自叫苦,自己真的不是故意的啊,为什么皇上不相信自己,如今连皇后娘娘也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然而,皇后此刻根本无心听方淳意的辩解。
她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声音冰冷地追问道:“你说,你昨日当着皇上的面,说他和莞常在夫妻恩爱?”
方淳意听到皇后这寒气逼人的声音,心中猛地一震,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皇后为何脸色如此难看。
回想起昨日,自己一心想着借着甄嬛的受宠来讨好皇上,从而博得圣心,一时之间竟没能控制住自己的嘴巴。
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她,之前与甄嬛相处时,为了讨好甄嬛,她时常会夸赞甄嬛与皇上之间的深厚情谊,各种溢美之词都说了个遍,其中“夫妻”这个词也并非第一次提及。
当时她说出口时,也隐隐觉得有些不妥,可看到甄嬛一脸羞涩,甚至连假装呵斥都没有,便以为甄嬛喜欢听这样的话,于是便渐渐说顺口了,没能及时改掉这个习惯。
如今仔细回想起来,昨晚皇上似乎对这个词也颇为不满,还当场呵斥了自己。
当时自己是怎么做的呢?
她努力回忆着,好像是因为不相信皇上真的生气了,只以为皇上是顾及甄嬛的身份,觉得这个词不太合适,便撒娇卖痴地糊弄了过去。
现在想来,自己当时真是愚蠢至极,皇上分明就是对“夫妻”一词极为介意,就如同此刻的皇后一样。
皇上本就是个极为重视规矩的人,怪不得从那时起,皇上对自己的态度就变得十分奇怪。
只是后来因为金龙的事情,让自己过于紧张和忐忑,以至于完全忘记了这件事。
方淳意看着面色冰冷的皇后,心中暗叫不好,急忙将皇上当时的态度如实说了出来:“回皇后娘娘,皇上当时听了之后也是不喜的,还严厉地呵斥了嫔妾一番。
嫔妾刚刚是怕您责罚,不想让您知道皇上呵斥了嫔妾,这才没有说出来。
还望皇后娘娘恕罪。”
听到皇上对方淳意提及“夫妻”一词也表现出不满,皇后的脸色这才稍稍缓和了一些。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这才有心思仔细分析昨晚的事情。
皇后自认为十分了解皇上,他平日里对后宫众人并非严苛之人,以皇上的睿智,不可能不清楚方淳意剪金龙一事只是无心之失。
退一步讲,这件事本就是皇上亲自吩咐的,方淳意又不是专业绣娘,皇上在吩咐此事时,理应能想到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可皇上依旧如此安排,并且还因此大发雷霆,这其中必定另有缘由。
难道说,皇上对方淳意本就心存不满,只是借此事发作而已?
联想到方淳意提及的“夫妻”一词,皇后觉得并非没有这种可能。
在皇上心中,恐怕只有已逝的纯元皇后才是他唯一的妻子,如今被人说甄嬛这个替身与皇上是夫妻,皇上心中难免会感到膈应。
皇后自认为已经看透了皇上的心思。
没错,所以皇上才会虽给方淳意定了个不敬帝王的严重罪名,却并未对她施以严惩。
但这样的理由,皇后自然是不能告诉方淳意的。
皇上寻找替身之事,本就不甚光彩,她又怎么可能将这种秘密透露给一颗小小的棋子呢?
不过,这颗棋子目前对自己还有用处,绝不能轻易废掉。
这几日,后宫之中必定会流言蜚语不断,方淳意年纪尚小,心思单纯,可别被这些流言蜚语扰乱了心智,失了进取之心。
皇后沉思片刻,脸上重新恢复了往日的温和慈祥,和声说道:“这事本宫已经知晓了,你年纪小,为人直率本是好事,但也要懂得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皇上敬重发妻,你用词实在太过不妥。
可皇上又不好因为你一句失言就过多责罚你,这才有些借题发挥。
你也别心生怨恨,说到底还是你自己不小心。
皇上对你已经算是宽厚仁慈了,待过几日,本宫替你去向皇上求求情,此事也就过去了。
倒是莞常在那里,你离开之后,皇上就召了她。
本宫猜想,你剪了她送给皇上的寝衣这件事,她应该已经知晓了。
你今日就去找她,好生解释一番,切不可坏了你们之间的情分。
还有,顺便打听一下,皇上是如何评价你的。
你可明白?”
“是,嫔妾知晓了。”方淳意离开桃花坞后,才惊觉自己早已冷汗湿透了后背。
不过,此番前来倒也并非一无所获,她终于知道皇上介意的竟然是“夫妻”这个词,这无疑是个极为重要的消息。
别人或许不清楚,但她却十分明白,在甄嬛心中,早就将自己与皇上视为夫妻。
那么,若是让甄嬛本人说出这个词,皇上岂不是会更加生气,甚至还会觉得甄嬛对纯元皇后不敬?
嗯,等自己日后上位得宠,甄嬛自然就不用再如此风光无限了。
方淳意收敛了心中的思绪,先回到自己的住处,匆匆洗漱一番,便开始思索着如何前往碧桐书院向甄嬛解释。
皇后娘娘说得对,甄嬛肯定已经知道了昨晚的事情,只是不知道是皇上亲口告知的,还是甄嬛自己发现的。
若是皇上告诉她的,那皇上又是如何描述此事的呢?
*
另一边请安结束回去的甄嬛,则在想着刚刚皇后的出言维护。
总觉得哪里透露出一丝古怪,但她又一时想不起来。
好似这段时间,皇后娘娘对淳儿特别关心了一些。
不过,想来也是皇后娘娘和她一样,被淳儿天真的模样所惑,才出言维护了一番吧。
不过心里有疑惑,甄嬛还是问了一句崔槿汐,她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因为昨日之事,对淳儿有了意见,所以才这般。
若是失了平常心,这于她也不见得是件好事。
崔槿汐想了想,才回答道,“回小主,宫中如今就这位淳常在未曾侍寝了,皇后娘娘身为中宫,自然是会多关心一二。
毕竟淳常在也到了可以侍寝的年纪了。
奴婢想着,昨日皇上没有召淳常在的话,皇后娘娘想来过不了多久也会和皇上提起了。”
听着崔槿汐的话,甄嬛也觉得有理,看来真是自己想多了。
皇后娘娘身为中宫,关心低位妃嫔,也是正常之事,是她对淳儿有意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