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门外卫兵的脚步声渐行渐远,书房内窸窣的议论声戛然而止。
当袁世凯吩咐卫兵去“请”前清摄政王爷载沣的话音落下,伏案批注公文的幕僚们笔尖同时悬停,墨迹在宣纸上晕染成深色圆点。
为首的戴圆框眼镜的秘书总长梁士诒悠然地起身向袁世凯走来,长袍衣角扫翻过靠椅。
以秘书总长为首的一众人纷纷弯腰拱手。
\"都下去吧。\"袁世凯的声音裹着喉间的震颤,指节叩击扶手的节奏陡然加快。
思虑等下会见载沣的情形。
幕僚们纷纷将桌案及手中文书收拾进各自的随身皮包中。
秘书总长梁士诒,见众人收拾完毕。便向袁世凯说道,“大总统,我等就先行离开,在隔壁房间等候,我等也一同听听这位王爷有什么想法?”
坐在首位的袁世凯,微微点头,以示同意。
众人依次陆续出了仁居堂。
关门时发出的吱呀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铜环扣锁闭合的瞬间,仿佛将整个书房的人与外界彻底割裂。
唯有袁世凯一人在书房内等待。
会客室的自鸣钟第三次敲响时,载沣手中的青瓷茶盏已换过第三回。
滚烫的碧螺春在盏中打着旋,映出载沣青灰的眼袋和微微颤抖的指尖。
窗外的晚霞早已褪成墨色,廊下卫兵的换岗声透过雕花槅扇传来,惊得他下意识挺直佝偻的脊背,却又在意识到无人注视后,缓缓塌回太师椅里。
茶凉了又续,瓷碟里堆叠的茶渍一圈圈晕开,像极了紫禁城里那口枯井的年轮。
当腹中的茶水下坠,载沣不得不扶着雕花桌案起身,在小厮服侍下着穿过回廊出恭。
微风卷起长袍下摆,石板路上拖着歪斜的影子,载沣恍惚间竟与半年前仓皇辞政时的身影重叠。
只是如今连随身太监都没了,唯有守门卫兵漠然注视着前朝王爷小步急趋的背影。
载沣归座时茶盏里又添了新水,蒸腾的热气模糊了自己的双眼,像是看不定未来的道路。
如此焦急等待仰人鼻息,那又如何呢?此一时彼一时,只有等待与总统会晤开创皇室新局面。
载沣摩挲着袖口褪色的滚边,想起昨日福晋苦劝他莫要蹚这浑水,喉间泛起一丝苦笑。
载沣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提醒自己今时不同往日,那柄曾执掌朝政的摄政王印,早化作一方死物。
自鸣钟第四次报时,远处传来靴跟叩地的脆响。
载沣猛然起身,袍角扫翻了茶盏,深褐色的茶水在波斯地毯上蜿蜒,像极了那年隆裕太后盖上退位诏书时,他滴落的那些浑浊老泪。
拿起青瓷茶盏将落未落之际,载沣消瘦的手指悬在半空。
回廊外由远及近的皮靴声刺破死寂,惊得载沣猛然起身,锦缎马褂的盘扣刮过桌角,碰得案上青铜香炉叮当作响。
侍立一旁的小厮慌忙趋前,粗粝的手掌在绸缎衣料上快速抚平褶皱,却怎么也压不住载沣微微激动发颤的肩膀。
檐角铜铃突然叮咚乱响,载沣望着落地长窗外晃动的剪影,喉结上下滚动。
半年前在军机处听政时,载沣也曾这般听着宫人疾走的脚步声,只是那时廊下传来的是\"王爷万安\"的请安声,而今只剩靴跟叩击青砖的冷硬回响。
小厮急忙为载沣扶正猫眼儿瓜皮帽。
脚步声在雕花槅门前戛然而止。
载沣下意识挺直佝偻的脊背,却又在看清来人只是传讯卫兵时,泄了气般微微塌肩。
小厮松了口气,刚要退下,忽听得更远处传来熟悉的军靴声——这回是沉稳的三连击,震得廊下灯笼都跟着轻晃。
载沣喉间溢出一声短促的抽气,任由小厮将褶皱的衣襟反复抚平,指甲却深深掐进掌心,在月白袖口洇出深色汗渍。
雕花槅门在吱呀声中洞开,微风挟着槐花香灌进会客室内。身着月白色长衫马褂的中年文人垂手而入。
\"王爷万安。\"文人秘书长揖至地,袖口绣着的竹叶暗纹扫过波斯地毯。
\"袁大总统政务终了,特命在下恭请王爷移驾书房一叙。\"
秘书声线清朗如击磬,却在抬头时露出谦卑的笑意,镜片后的目光不着痕迹地扫过载沣紧绷的下颌线与指节发白的手背。
载沣喉结动了动,从前臣子们俯身叩拜的记忆突然翻涌,如今只轮到自己等候别人召见。
\"有劳先生引路。\"沙哑的嗓音里掺着砂砾。
仁居堂内,袁世凯身着笔挺的灰色军装,军刀佩于身侧,端坐在宽大的书案之后。
他腰背挺直,微微后仰,整个人仿佛与背后的雕花座椅融为一体,散发着上位者的威严与自信。
金丝小圆眼镜下,双眼目光如电,透着洞察一切的锐利,嘴角微微上扬,似是期待着即将到来的会面,又似是对这场会面结果早已成竹在胸。
书案上摆放着精致的文房四宝,旁边摊开的文件和军事地图彰显着他对局势的掌控。
袁世凯的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扶手,发出沉闷的声响,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
每一下敲击,都像是在宣告着他如今的权势与地位。
袁世凯微微眯起双眼,脑海中浮现出醇亲王载沣的模样,曾经那个高高在上、试图将自己置于死地的清廷权贵,如今也不得不屈尊前来。
袁世凯轻哼一声,声音低沉而带着一丝不屑。
袁世凯伸手从军装的上衣口袋拿出怀表,瞥了一眼时间,心中估算着载沣到来的时刻。
他期待着这场会面,期待着在载沣面前展现自己如今的权势,更期待着这场权力的博弈,看曾经的对手在自己面前会是怎样的姿态。
袁世凯左手摩挲着军刀的刀柄,冰冷的触感让他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似是在等待着一场猎物自投罗网的好戏。
夕阳将总统府的汉白玉游廊浸染成琥珀色,载沣踩着自己歪斜的影子,跟着文人秘书穿过九曲回廊。
雕花廊柱上的缠枝莲纹斑驳陆离,檐角风铃在穿堂风中叮咚作响,恍惚间竟与紫禁城的檐角铜铃遥相呼应。
游廊尽头,朱漆大门上的鎏金门钉在夕阳中泛着冷光。
秘书将醇亲王载沣领至仁居堂书房外。
文人秘书抬手轻叩门环,指节与门板相撞的声响惊起槐树上的鸟儿,扑棱棱的振翅声惊碎一池涟漪。
秘书垂首立于门边,躬身朗声道:“大总统,醇亲王爷到了。”
雕花铜环叩击房门的声响在暮色里碎成细屑,秘书身后的载沣垂落在袖中的手指无意识蜷缩,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马褂领口勒得脖颈发紧,金线滚边在冷汗浸透下黏腻地贴着皮肉。
醇亲王载沣望着门楣上“仁居堂”的匾额轮廓,以及侧面竖写着“中华民国总统办公处”。
恍惚看见几年前军机处那把悬在袁世凯头顶的斩刀,此刻却调转锋芒,将寒光尽数刺向自己。
门外传来细微的脚步声接着又是抬手轻叩的房门声,袁世凯微微挑眉,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冷笑,声音低沉而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进来。”
那声音像是从地狱深处传来,让人不寒而栗。
此刻的袁世凯,不再是那个曾在清廷面前卑躬屈膝的臣子,而是这天下最有权势的主宰,任何胆敢挑战他权威的人,都将被碾碎在他的脚下。
“进来。”低沉的嗓音裹着熟悉的河南乡音从房门内传来。
载沣的太阳穴突突直跳,想起从前怒斥袁世凯“跋扈专权”的场景突然在眼前闪过。
门轴转动的吱呀声中,载沣挺直脊背,深吸一口气。
\"王爷请。\"秘书的声音惊得载沣肩头微颤。
推开房门的瞬间,夕阳下灰暗的冷光如潮水漫过门槛。
载沣却在踏过门槛进入房间后。
被那案头那尊镀银骑马铜像刺痛了眼——只见坐在书案之后,身着笔挺灰色军装,金丝小圆眼镜在夕阳下泛着冷芒,赫然是意气风发的袁世凯。
见到醇亲王载沣进来,书案后的袁世凯仍保持着后仰的姿势,金丝眼镜下的眸光晦暗不明。
袁世凯的食指停在扶手上,悬而未落,似是在玩味这道通报的余韵。
秘书将醇亲王载沣带至大厅,给袁世凯点头示意,并说到,王爷已经到了,总统若无其他事宜吩咐,下属这就告退。
良久,喉间溢出一声轻不可闻的“嗯”,权作对于秘书的回应。
这简短的动作里,三分漫不经心裹着七分威压,如同帝王挥袖间便决定臣子生死。
得到默许的秘书脊背绷成笔直的弧线,后退三步转身时,衣料摩擦声都刻意压得极轻。
随着秘书退出房门再度合拢,室内重归寂静,唯有袁世凯指节叩击扶手的声响重新响起,一下又一下,如同催命的鼓点,敲在载沣绷紧的神经上。
在房门闭合的刹那,铜环扣锁发出轻响。
载沣喉结滚动,指甲几乎要将掌心掐出血痕,却强撑着向前跨出半步,双手抱拳深深一揖:“袁大总统,别来无恙。”
载沣发出声线微微发颤,混着马褂绸缎摩擦的窸窣,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袁世凯缓缓起身,军靴踏过波斯地毯悄无声息,唯有腰间军刀的金属碰撞声透着冷意。
袁世凯带着金丝小圆眼镜,扭头看向载沣,仿佛将载沣窘迫的神情都收入眼底。
“王爷客气了。”袁世凯抬手虚扶,指尖悬在载沣肘间三寸,似是客套又似是刻意保持距离。
“当年在军机处,王爷与袁某长期共商国事,如今怎的如此生分?”
袁世凯话音未落,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载沣垂眸盯着袁世凯一身军装模样,喉间发紧,强挤出一抹笑意:“自本王辞去摄政王之位后,已有半载未见。如今袁公执掌乾坤,荣登大位,本王贸然登门,叨扰了。”
袁世凯面对载沣负手而立,目光如鹰隼般扫过载沣紧绷的下颌:“王爷这话说得生分了。”
袁世凯背在身后的手向前轻轻摆了摆。他扯动嘴角,笑意却未达眼底:“无妨,无妨。”
“民国初立,千头万绪,军政要务压得人喘不过气。”袁世凯转身指着书案上叠放的文件。
“刚与幕僚们议完各省练兵的章程,就赶忙让秘书请王爷进来。若是怠慢了,还望王爷海涵。”
说着,袁世凯绕开书案,军靴踏在波斯地毯上带起无声的压迫感。腰间军刀随着步伐轻晃,兽首吞口在光影里张牙舞爪。
“王爷今日肯屈尊,倒让这总统府蓬荜生辉。”
袁世凯抬手虚引,金丝眼镜后的眸光似笑非笑,“不知王爷此番前来,是想叙旧,还是......另有指教?”
袁世凯踱步至窗边,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窗户上浮雕。
袁世凯突然转身,嘴角勾起一抹似嘲非嘲的弧度:“听闻王爷卸甲后,整日在醇王府摆弄花草,连西洋来的玫瑰都能养得比拳头还大。”
“倒是把当年在军机处的雷霆手段,都换成了侍弄花花草草的闲情逸致?”
袁世凯缓步逼近醇亲王载沣。“今日突然肯踏出王府,”声音陡然压低,裹着河南乡音的尾调拖得绵长,“莫不是这些花花草草,终究解不了王爷的愁?”
袁世凯抬手虚引,径直往侧厅走去:“站着说话到底生分,王爷请。”话音未落,已率先迈出步子。
侧厅内檀木八仙桌已备好明式圈椅,袁世凯伸手按住椅背,示意载沣上座,自己则在对面落座,动作行云流水却暗含不容拒绝的气势。
两名卫兵托着描金漆盘疾步而入,青瓷茶盏搁在桌上时轻响未落,袁世凯已端起茶碗,盏盖刮过茶汤的声音悠长:“这是云南新贡的普洱,特意留着待客,王爷尝尝。”
说罢微抿一口,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透过氤氲热气,将载沣局促的神色尽数收入眼底。
袁世凯将茶盏搁回青花盏托,瓷底与釉面相触发出清越的脆响。
袁世凯指尖摩挲着茶杯,金丝眼镜后的目光似笑非笑:“听说上月王爷轻车简从,一路南下赏玩。苏杭的烟雨、沪上的霓虹,可比北平的胡同热闹多了?”
“外头风言风语可不少,说王爷这一趟,怕是想瞧瞧这共和天下的‘新气象’?”
袁世凯身子前倾:“倒是让袁某好奇——江南的民主之风,可吹得王爷舒心?”
载沣的手指死死攥着茶盏,温热的茶汤在瓷碗里泛起细密涟漪,他强压下喉间的干涩,扯出一抹僵硬的笑意:“确如大总统所言,苏杭的园林精巧别致,沪上的洋行鳞次栉比。”
马褂下的脊背早已渗出冷汗,黏腻的布料紧贴后背,“尤其是十里洋场的霓虹彻夜不熄,有轨电车穿梭如织,倒真让人……大开眼界。”
载沣抬眼望向袁世凯镜片后的冷光,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继续说着。
“茶馆里人人谈论实业救国、民主共和,学生们街头演讲慷慨激昂,这般朝气蓬勃的景象,确是北京少见的。”
载沣的指节因用力攥紧茶盏而泛白。
“沪上的酒店当真……与众不同。”马褂下摆随着微微发颤的双腿轻晃,金线蟒纹在光影里扭曲成诡异的形状。
“大理石砌成的旋转楼梯直通天穹,水晶吊灯亮起时,恍若置身星海。”
载沣下意识回想起在上海酒店经历。
“那些酒会舞会,男男女女搂着腰在大厅中央旋转,西洋留声机里放着靡靡之音,袒胸露背的舞裙掠过地板,香槟塔堆得比人还高……”
话音戛然而止,载沣猛地意识到自己说得太多,慌忙低头抿茶,却呛得剧烈咳嗽起来,茶盏磕在盏托上发出一连串急促的脆响,惊得檐角风铃都跟着乱颤。
袁世凯靠在圈椅上,发出一声意味深长的轻笑,金丝眼镜后的目光似刀般打量着载沣。
他缓缓转动着手中的茶盏,瓷与瓷相碰发出清脆声响,打破了片刻的寂静。
“如此甚好,甚好啊!”他拖长语调,嘴角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
“王爷既有闲情逸致领略江南风光,又何必困守醇王府,整日与花草相伴?”
袁世凯起身,军靴踏在地面发出沉重的声响,缓步走到载沣身旁,伸手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力道看似亲昵,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压迫感。
“如今这世道变了,共和的浪潮浩浩荡荡,”袁世凯俯身靠近,声音低沉而有力,“王爷这样的人物,若是只躲在家里摆弄花草,岂不是浪费了一身本事?外面的天地广阔得很,可别辜负了这大好时光。”
载沣僵直的脊背终于微微松懈,却在靠上椅背的刹那又绷紧。
载沣望着袁世凯的身影,喉间发出一声混着自嘲的叹息:“袁大总统说得是。”
“从前困在王府高墙里,只当天下还是老样子,如今走出去才晓得这民国的锦绣繁华,当真如长江奔涌,浩浩汤汤。”
载沣忽然放下茶盏,带着小心翼翼的说道:“载沣如今不过一介布衣,能见识这番盛景,也算不虚此生。”
载沣喉头滚动,忽然压低声音道:“不瞒大总统,此番南下,结识了几位沪上的银行家、实业家。他们谈起股份制、期货交易,还有那纺纱厂、面粉厂的经营之道……”他顿了顿,马褂下的双腿不自觉收紧,“载沣虽愚钝,却也瞧出其中门道——这实业兴国,或许真是条利国利民的路子。”
载沣猛地抬头,目光撞上袁世凯镜片后的冷芒:“本王见此盛况,私下里生了投资实业的念头,不知大总统能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