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儿在屋里一如既往绕着桌子打圈圈。看到杨植进屋,婉儿愣住了,她瞥一眼屋里的更漏,问道:“老爷是提前交卷了?”
杨植笑着说:“我写了六千多字,超过了前状元罗伦,第一个交卷!”
婉儿感觉有点不踏实:“常闻语曰: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老爷这样高调,就不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吾观那状元头衔,如插标卖首尔!”杨植豪气干云道:“一切尽在掌握中!要学会舆论上造声势,给读卷官制造压力,这样我的状元就是实至名归!”
婉儿放下心来,倒了一杯茶双手递过:“那老爷坐下歇歇,妾身给老爷松松骨!”想想又说:“晚上要不要再去两位老师家里拜访?”
“不用了!今天下午开始,我杨植的大名必然传遍北京士林!
首先制造舆论, 夺取政……,嗯,夺取状元,然后解决级别问题, 再大大发展势力,这是一般规律!
这个一般规律, 对杨植和杨廷和都是适用的, 基本上是一致的。”
婉儿满脸堆笑,边给杨植捏肩边憧憬道:“老爷考上状元,也不枉妾身顶着一个不尴不尬的正妻名份!
你就不怕杨首辅从中掣肘?”
杨植仰天长笑:“夫人,你看咱们大明,很多文臣的笔记都记录过本人参加科举或主持科举经历,还公开说自己主持乡试会试时,看到哪篇文章说此人必定是某某某,非录取他不可!
但是,唯独没有人说过殿试读卷的事情!殿试的水很深,只有我这种经常与最高层谈笑风生的人,才能窥视一二!
杨首辅阴阳怪气,绵里藏针,吾料其不能成事,终难逃余之一握!”
婉儿彻底放下心来,笑逐颜开:“捏完了肩,妾身就给老爷打洗脚水来!
不过自从嫁给老爷,妾身发现只要老爷说话有宁波口音就诸事不顺。老爷还是不要学那张时彻说话。”
傍晚杨廷和下值回家,便看到好大儿杨慎、好二儿杨惇都在书房等候。
杨惇也参加了本科会试并中式,是杨植的同年,他刚刚从奉天殿殿试回来。
两儿见礼问安后左右侍立,杨廷和坐下道:“惇儿,今日殿试如何?”
杨惇闻言恭敬回道:“圣上出的题,不太好回答。”
杨廷和点点头道:“你会试中式后,我本来请辞读卷官的,但是圣上曰不必避嫌,明日为父只得勉为其难!
吾家已有一个状元,你只能在二甲前二十名,进六部没问题,但是入不了翰林院,不要心有怨望。”
杨惇正想谦虚几句,杨慎在另一旁不服气道:“那费大学士两代三人同入翰林院,不也没有人说什么?”
杨廷和对杨慎怒喝道:“你圣贤书读到狗肚子里了?跪一边反省去!”
见三十多岁的好大儿乖乖地走到书房角落跪下,杨廷和又对杨惇说道:“不要听你兄长瞎开腔!费家两代人考进士时,上面俱无奥援!费大学士兄弟两人被贬回乡,子侄考入翰林院,与我家不同!”
杨惇连声求情:“我这次中式全倚仗父、兄之力,请父亲莫要责罚兄长!”
杨廷和哼一声道:“叫他跪,是罚他忤逆狂悖!你殿试情况如何?”
“孩儿答得勉强。倒是殿试中,那杨植不打草稿提笔写下六千多字,又是第一个交卷,人人皆说杨植将打破罗伦和费宏的状元记录!”
杨廷和冷笑一声:“天下太平,世人闲得扯淡,所以喜欢传播这些不着调的噱头!他们就是市井小民的传奇小说看多了!杨植考不上状元的!”
跪在一边的杨慎忍不住又接话道:“那样最好!我可不想跟杨植同坐在翰林院状元厅里!”
杨廷和这次没有再责罚好大儿,转头对杨慎恨恨道:“你已人到中年,怎么还这个性子!今圣性格阴沉又心意坚定,你莫要被他记恨上!”
在大明典章中,抡才大典的重要性仅次于皇帝登极,一切政务都要为科举让路。
殿试次日清晨,内阁四相、掌院学士、九卿齐聚文渊阁,开始读卷。
锦衣卫将四百十一份考卷放至文渊阁当中的几张桌案上退场,大明王朝最有权势的十四人登场,个个目光炯炯看着中央堆成几叠的考卷。
华夏讲人情世故,为亲朋好友获利是华夏儿女应尽的义务。但如何掌握这个度,不至于吃相难看并考虑到其他人也有这个义务,很考验每位官老爷的情商智商。
所以,十四人在读卷前都分别答应过两至三人的请托,现在到还人情的时候了。
杨廷和身为总读卷官,先发言道:“老夫忝为总读卷官,先给大家分一下卷子吧!”
这几叠卷子中,其中最厚的一份非常耀眼。好几个人眼睛看着它,蠢蠢欲动。
杨廷和正待动手,只见孙交、乔宇、张瓒先行迈步道:“我还是自己来吧!”说着手伸向最厚的那一张卷子。罗钦顺、毛澄稍一犹豫,落后于三人也伸过手去。
杨廷和心中雪亮,这五人必定答应了杨植的请托!
五人里面,圣宠以孙交最重,其他四人便缩回手,由得孙交拿走一叠试卷,杨植那份显眼地就在其中。
剩下十三人便各自取走试卷回到座位上阅卷,文渊阁安静下来,只有翻纸的声音。
过了一会,蒋冕问道:“哪位手上的卷子中有‘履霜坚冰至’这句话?可以给他一个二甲。”便有罗钦顺答应一声,抽出一张卷子放在一边。
随后阁中十四人纷纷都问某某卷子在谁手上。大家互通有无,先把人情卷选出来。
杨廷和估算一下,二甲以上的卷子中,大约有二十多份是互相给面子的人情卷,但是不排除刚好有人情卷被正主拿到,比如说杨惇的卷子就刚好在自己手上。
罗钦顺看看孙交那边,杨植那份卷子放在一侧,孙交并没有看,显然是想最后看最厚的卷子,这个弟子保底是二甲了。
每位读卷官均年过半百,却要看二十五到三十份卷子,每份卷子二千字以上,还要给它们比对优劣,还是很花时间的。
众人选出二甲以上一百四十五份卷子时已是下午,剩下的三甲卷子被丢弃一边,另外一堆。
杨廷和见天色已晚,再不出宫,侍卫就要催促了。便唤来锦衣卫把二甲以上及三甲试卷分别封存起来。
见锦衣卫锁好柜子贴上封条,锁好文渊阁大门并在四周警戒,众人这才齐齐离开紫禁城。
罗钦顺回到家中时,杨植已经在书房候着,涎皮搭脸问道:“老师可曾看过我的试卷?”
罗老师哼一声道:“还没有人看过你的试卷,不过你二甲保底没问题,能不能再进一步到二甲前二十名,甚至到二甲前十名,就看你的文章能不能服众了!”
殿试读卷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选出一甲三名试卷给皇帝看,但同时要准备二甲前十名的试卷做备份。如果皇帝阅卷时看不上一甲的卷子,就会看二甲前十名的卷子换了一甲试卷。所以递给皇帝的卷子共十三份。
而二甲前二十名呢,往往能成为庶吉士,经过翰林院教习合格,也能成为翰林。
杨植惊讶地说:“弟子的试卷独一无二,如黑夜里的萤火虫一样耀眼,居然前辈们还没有看过?”
这个弟子好作惊人之语,和苏州的科场失意普信男十分相似!弟子先前在南京国子监就散发揭帖闹得沸沸扬扬,靠这个办法,众望所归地获得南直解元名号,如今殿试又想复制一次。
罗钦顺微感不妙,喝道:“你已经形成了路径,那个,哦,路径依赖!做人还是要踏踏实实!”
不肖弟子底气十足地说:“老师请放心!我的文章不怕给大家看,就怕大家不看!”
罗钦顺撇撇嘴道:“你写的八股文呢,不怕给大家看?”
“老师放心,我已经把我过去写的八股文全销毁了!他们想看也看不到!”
次日清早读卷官又来到文渊阁,今天的任务就是选出前十三名的卷子,并议出三鼎甲送给嘉靖。至于文渊阁角落里的三甲试卷,那就随机排位,不用再看了。
二甲以上一百四十五份试卷静静地躺在桌子中央。十五名读卷官,只须每人看八、九份卷子,然后选出自己认为最优秀的卷子给其他人传阅,共同议定最终的前十三名试卷。
孙交当仁不让,又是第一个拿起九份试卷,包括最厚的那份。大家也各自取走试卷,分头看了起来。
众人正在阅卷之际,只听到孙交“啊”地一声,循声看去,却见孙交捧着最厚的试卷,像是被蝎子蜇了一下,从座位上腾地站起来。
杨廷和问道:“大司徒,可有不妥?”
孙交脸色变换,定定神随口说没事,然后继续凝神看下去。
不到一个时辰二甲以上的试卷很快被看完了,每人选出两份试卷。孙交拿起最厚的试卷递给罗钦顺说道:“诸位都来看看!”
罗钦顺看过试卷后脸色不好,又递给毛澄。毛澄见两人神色,心里早有准备,不动声色看完又传递给下一个,直到所有的人都看完了杨植的试卷。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开口,还是杨首辅咳嗽一声道:“此份试卷离经叛道,学术迂邪,不要说前十三,就是二甲都过不去,只能列为三甲最后!”
乔宇立刻反驳说:“我看这位考生才华横溢,文章如花似锦,为人忠厚老实坦坦荡荡,可以列为三鼎甲!罗掌院,你来说说看!”
他看看罗钦顺,惊讶道:“你脸红什么?”
罗钦顺随口敷衍一句:“精神焕发!”然后长吁一口气,又喝了口茶,想了一下说:“大明历来讲言路通畅言论自由,从来没有听过因为学术观点不同,而视异见者为寇雠者!我个人认为这策论很好!
大宗伯,你说说看!”
毛澄咬咬牙道:“策论就要有的放矢,言之有物!我看这卷子不错,至少可以列为前十!”
刑部尚书林俊不以为然说:“我看这名考生有阿谀谄媚君上之嫌,其心不正!不可污染圣上之目,最多三甲!”
工部尚书赵璜哼一声道:“论阿谀奉承,我看这位考生还不够格!”
林俊脸一红,不再发声。
杨廷和心中飞快地推算一下,朝向蒋冕、毛纪、费宏说道:“三位阁老有什么看法?”
费宏咽口口水,艰难说道:“不用解释,大家都知道此名考生是谁!如果老夫否定这名考生,指不定物议纷纷,说老夫嫉妒,所以我保持中立!”
毛纪附和道:“我也是这个意思!就怕大家议论内阁为了保持最年轻状元的记录,同气连枝打压杨植!”
蒋冕本来想说什么,听到此话便把话咽了下去。
剩下郑岳是林俊老乡,刚才林俊被讥讽,自己也不敢说话。
张瓒道:“大家都有门生子弟乡人参加殿试,还是不要为这个事争议不决!
依我看,圣上未必不会不喜欢这份策论!把这策论放到前十,让圣上决定吧!”
张瓒你自己阿附郭勋,丢尽士大夫的脸,也敢拿杨惇威胁我!
杨廷和心中冷笑一声,道:“好吧,老夫与蒋次辅、毛三辅都是多次上疏请辞的人,也不在乎什么了!既然大家这么说,那就让圣心独裁吧!
我们先把前二十名排出来!”
尽管弥封,表面上没有人知道哪个考生是谁,但会元李舜臣肯定要排在二甲第一,即第四名,不然会试就成了笑话;读卷官好几个江西人,欧阳德完全是心学的观点,也排进前二十,杨惇也进了前二十。
经过讨价还价,最后杨植的卷子终于被排进了三鼎甲,众人排好三鼎甲和二甲前十,请张佐把这十三份试卷带走,明天一大早在文华殿呈给嘉靖。剩下的试卷送去礼部,毕竟明天文渊阁还要照常做为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