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羽睁着明亮的眼睛。
看向熊文灿说道:“我有一个百户官位就知足了。”
熊文灿回道:“百户一个六品武职,晏将军怎么率大军北上剿灭流寇。”
“那就给个千户吧!我家业都在幕阜山脉一带,只能抽调一两千人渡江北上。”
“本官可是听闻,晏将军招募新兵两万有余,莫不成晏将军接受招安,只是为了戏弄本官?”
“谣言,绝对的谣言,我就招了几百新兵,熊大人也知道,我这众多产业,招人惦记,家里不留些人,心里不踏实。”
圣上催促快些完成招安,并催促晏匪早日渡江北上,围剿流寇。
熊文灿的猜测。
朝廷想让晏匪与流寇,早日战场上搏杀。
即能让晏匪与流寇,拼个两败俱伤。
也能让晏匪主力,离开幕阜山脉。
为了枪管而耽搁了圣上大计,肯定没法交差。
熊文灿叹气道:“三千支枪管,本官尽量晏将军争取江西总兵官职。”
晏羽眨了眨明亮的眼睛。
回道:“200支枪管。”
“各退一步,取个中位数,每月1600支枪管,不然本官也没法向圣上交代。”
“210支!”
“1599支!”
“噗!”
这讨价还价,引得随从与亲卫都笑出声来。
晏羽也跟着哈哈大笑。
晏羽说道:“熊大人说个实在数字吧!”
“晏将军能否说个最大供应量。”
“我4000华夏人民军,一年有余才装备起来,眼下又有几百新兵,等待装备,210支已是上限。”
“我可听说晏将军在长寿乡,建立了上百座军工作坊,才这点产量?”
靠!
看来这军工坊保密还是差点,回头得让不良人重点排查一下。
晏羽叹口气道:“熊大人,敢问朝廷熟练工匠,敲打一支枪管需要几天?”
还没等熊文灿回答。
听到晏匪全程睁眼说瞎话。
毕懋康忍不住说道:“晏将军的枪管并无敲打痕迹,想来与水车有关吧!”
晏羽虽佩服毕懋康的才智。
但在敌人阵营里就令人生厌。
晏羽斜视一眼毕懋康后。
对熊文灿说道:“这老头值多少支枪管,熊大人开个价。”
毕懋康怒道:“区区匪寇,竟敢如此猖狂,本官可是大明正三品兵部右侍郎,岂能容你消遣。”
晏羽无视毕懋康。
又向熊文灿问道:“有劳熊大人问问朱由检,这老头值多少支枪管,我砸锅卖铁也要买下他。”
毕懋康站起身骂道:“竖子,本官这就上书圣上,请求调集朝廷天兵,灭了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山匪。”
晏冲熊文灿笑了笑,起身往暖房房门走去。
还不忘说道:“熊大人,我等你的回信。”
望着晏匪离去的背影。
熊文灿惋惜道:“就差一点点,毕大人你这脾气就不能收敛一点吗?”
毕懋康回道:“如此无礼匪寇,还与他谈甚。”
“不与他谈?你来稳住晏匪祸乱湖广南部,祸乱江西吗?若湖广南部与江西有失,朝廷的赋税钱粮,你来提供吗?”
“可先调动大军,先围剿晏匪,再北上剿灭流寇。”
“幕阜山脉横跨三府数百里,晏匪又给乡民广施任义,毕大人说说,需要调动多少朝廷大军,才能剿灭晏匪?”
“这…”
“圣上急于招安晏匪,其一是希望晏匪渡江北上,与流寇相互消耗。其二是稳定湖广与江西,两个产粮之地。其三是想依靠晏匪枪管之厉,组建一支80步可破甲的火器营。”
“那眼下怎么吧!总不会真把我卖给晏匪吧!”
“你先去九江城等候,我与那晏匪说你害怕被扣押,先一步逃回京师了。”
晏羽中断谈判,其实是对军工坊的保密不满。
虽说军工坊有几千华夏人民军驻防,不用担心官兵突袭。
但军工坊的秘密,特别是无缝钢管制作的秘密,决不能泄露出去。
至于熊文灿与毕懋康的一举一动,都在晏羽的监视中。
毕懋康刚离开富池口镇。
晏羽就邀请熊文灿赴宴。
见只有熊文灿一人前来。
晏羽东张西望问道:“熊大人,那老头呢?”
熊文灿笑道:“晏将军不是讨厌那老头吗?本官便把他吓跑了。”
“这么胆小,真是无趣。”
“晏将军百年难出之英豪,别被这无趣老头,扰了我俩情义。”
“也是!你我兴趣相投,没那老头在,聊得更开心。”
“晏将军,本官实不相瞒,圣上想组建一支80步能破甲的火器营,今后面对建奴骑兵,也不至于惧怕野战。”
“杀建奴好啊!只是熊大人漫天要价,我也无能为力。”
“晏将军说个实数。”
“一个月确实只能产两三百支,总不能全部给熊大人交差吧!”
“那不至于,这样!晏将军从现在开始,所有生产的枪管都献与圣上,一个月四五百支总有吧!”
“现在产量确实不高,待开春后,晏我再多招些匠人,兴许能提高产量。”
“要不现在每月300支,开春后再逐步提高产量如何?”
“熊大人真是为难我了,看来我这几百新兵,只能扛着刀枪上战场了。”
“是晏将军为难本官了,本官信誓旦旦,要为晏将军请来总兵官职,现在看来,只能尽量请个参将官职了。”
“参将一般带多少兵马?”
“三五千吧!”
“我这次只能带两千华夏人民渡江北上,熊大人也不用请旨了,给我给千户就行。”
晏羽想起倩女幽魂中的左千户。
那可是物理灭鬼怪第一人。
想想都帅气,今后自己就是晏千户了。
熊文灿也是第一见。
正三品参将不要,却要个正五品的千户。
唯一的解释。
晏羽压根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招安也不过是他晏羽,拖延发育时间。
千户就千户吧!
只要招安不再出幺儿子就行。
熊文灿说道:“那就恭喜晏千户了,待晏千户渡江北上,围剿流寇立功后,本官再为晏千户担保请功。”
“如此就谢过熊大人了。”
熊文灿叹口气道:“这寒冬腊月的,也不知湖广北部、河南、陕西等地,要添多少白骨?”
“我也很想出力,只是这冰天雪地,我华夏人民军也无能为力。”
“晏千户,今后不能再自称华夏人民军了,晏千户祖籍宁州,晏千户就暂挂铜鼓营千户吧!”
“行!只是这铜鼓营守备黄耀武,知道我成了他手下千户,不知做何感想。”
“只是暂时挂个职,晏千户无需搭理他。”
“哈哈哈!他手下都没几个兵了,一个摆设罢了!”
“听闻晏千户,将九县二州的粮食,都储存了起来。”
“熊大人不会想打我这点粮食的主意吧!”
“粮食明年还会产,若晏千户捐些余粮给北地受灾州县,定能救活不少流民。”
“熊大人能保证多上粮食,能进入流民腹中?”
“六七成吧!”
“六七成?那得要熊大人亲自去发放。”
“三四成应该是有的。”
“明日我便派人渡江,在广济县周边,多设几个粥棚,救活一个算一个吧!”
“晏千户仁义,只是晏千户现在是朝廷命官,确不可行强占士绅田地,屠杀士绅之举。”
“广济县破城都数月了,哪还有地主士绅让我杀。”
送走熊文灿后。
晏羽便开始忧心,这军队还未渡江。
粮食的压力就开始体现出来。
农社辛辛苦苦一年。
才储存几十万担粮食,也不知够救多少流民。
不行!
趁着还没正式招安,必须再搞些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