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走后。
年世兰望着翊坤宫门口的方向,久久出神。
翊坤宫中的香炉就在不远处,散发出袅袅青烟,正是她所熟悉的欢宜香的味道,自然,是被安陵容掉包过的欢宜香。
那味道闻得久了,年世兰自然觉得熟悉,但不知为何,现在她再看着这香,她又不由的想笑笑自己。
做了这么多,到头来,四川巡抚那儿该弹劾的还是弹劾了。
她身在后宫之中,能干涉到的事情,还是太少了,哪怕她多次“告诫”过年羹尧,可有些事,还是这么难以改变么?
“娘娘?”
颂芝许是见年世兰脸色难看,就在一旁柔声宽慰道:“莞嫔不是也说了么?那些弹劾,不一定都是真的。”
“或许……真的只是那些人嫉妒年大将军呢?”
听到这儿,年世兰摇头不语。
不一定都是真的么?
就算如此,那又如何呢?
只要皇上相信,那就都是真的。
“娘娘……”颂芝见年世兰摇头,又问道:“若是您没法子,要不问问年大人好了!关于年大将军的事情,娘娘您不好说话,年大人还是可以的。”
她大哥?
年世兰从惆怅中回过神来。
是了,作为大哥,幼时,年希尧多少还是会管束一些年羹尧的,而年羹尧哪怕骄傲自满些,对于自己这个大哥,该有的恭敬那还是有的。
“也是。”
她想着,立即修书一封,命颂芝送出宫去。
腊月里时,年羹尧归京了。
因着他平定西北的功劳,皇上甚是高兴,说是要到宫门口迎接年羹尧,还要在养心殿旁,设宴给年羹尧接风洗尘。
消息是苏培盛传到翊坤宫里来的。
苏培盛笑意盈盈,对年世兰道:“皇上的意思是,和娘娘一块儿去迎接年大将军,然后再一块儿用膳。”
“本宫知道了。”
年世兰心头莫名有些紧张。
这么些日子,她做了不少事了,就是不知,能否有些用。
“那奴才,就先告退了。”
苏培盛含笑说完,年世兰命颂芝送上赏赐,苏培盛这就离开了。
翌日。
城门楼前。
年世兰与皇上登高而望,二人本是携手上来的,但二人才走上去呢,年世兰便感觉皇上握着她的手,微微一紧。
这一下,年世兰心头也是一跳。
她往底下看去,就见夹道欢迎年羹尧的队伍,那一长列一长列的人,竟都是跪在道路两旁的。
!?
心头咯噔一下,年世兰就懂了。
说来,四川巡抚弹劾的那些,年世兰知道,他是想说,这样跪地迎接,原是对皇上才应该有的礼仪。
年羹尧如此,实在是太过僭越了一些。
可那时也就罢了。
皇上收到的毕竟是奏折,不曾亲眼见到这一幕,可是现在,当这一幕出现在眼前时,皇上心中的波澜,是止不住的。
“皇上……”
年世兰想说什么。
然而,皇上转头看过来,却是无与伦比的严肃,他的眼神告诉年世兰,说什么,恐怕都是无用的了。
“皇上……”
可年世兰还是不得不说。
但似乎已经晚了。
她才开口,年羹尧的队伍已经远远出现在了她的视野里,皇上松开了她的手,只对她道:“你哥哥来了,走吧,咱们下去瞧瞧。”
语气乍然听着是平和的,只是,年世兰却能从中感受到一丝丝的冷意。
走到城楼底下,年羹尧已经离得很近了,远远的,年世兰看着年羹尧对着他挥了挥手。
而他,是那样的意气风发。
这便是她哥哥呀,永远是这样的自信和骄傲,和……她其实是一样的,这也难怪,从前她和年羹尧,关系处得很好,比和她大哥年希尧是要亲近很多的。
来到近前。
年羹尧从马背上翻身下来,对着皇上拱手道:“臣年羹尧,给皇上、贵妃娘娘请安!”
态度倒是恭敬的,并不曾有什么倨傲的模样。
年世兰才松口气,就听见皇上叫了年羹尧起来以后,年羹尧又是冷哼一声,再次拱手道:“臣要弹劾礼部尚书!”
!?
此言一出,年世兰就吃了一惊。
年羹尧莫不是又要做什么骇人的事情吧?
他性子就是这样。
嫉恶如仇,对于不喜欢的人,一贯是不能容忍的。
“哥哥!”
年世兰下意识想劝,皇上却根本没有给自己这个机会,反而是语气里带着些许笑意,问道:“怎么?”
“礼部尚书犯了什么错?爱卿要这样弹劾他?”
年世兰手都攥紧了,就听年羹尧道:“只看这夹道迎接臣的人就知道了。”
“臣身为臣子,哪怕功劳再高,再得皇上宠信,如何能接受他们跪地迎接呢?想必,是礼部尚书自作主张安排的。”
“他这么做,置臣何地?置皇上何地?岂非挑拨臣与皇上之间的君臣感情么?实在是用心险恶!”
“自然,臣就是应该弹劾他的!”
这话一出,年世兰原本攥紧了的手就一点点松开了。
还好还好,不是什么坏事儿。
反而……
这话说得,倒像是年羹尧自己也对这些人这样迎接他不满意似的。
但。
皇上似乎不这么想,他嘴角还有一丝古怪的笑意,像是在试探,问道:“怎么?爱卿真的觉得,这样不妥?”
“可朕听说,在西北时。将士们对你十分尊敬,日常出行,无论是你去哪儿,也都是这样迎你的。”
“朕原以为你会喜欢,竟是不喜的么?”
这话说得,倒像是这一切是皇上自己安排似的。
可其中的试探之意,也实在是很明显的。
年羹尧那头,听了这话,脸上倒没有太大的变化,仿佛是承认了这件事似的,只道:“那些将士,都是臣出生入死的好兄弟。”
“他们对臣恭敬些,其实也是应该的。”
“哦,是么?”皇上问着,脸色稍微冷了些。
“是。”
年羹尧点头,又道:“自然,他们这么做,没什么好挑剔的。倒是那些官员,见了他们如此,也跟着效仿,真是愚蠢而又迂腐!”
“臣一贯也不喜欢那些文官们。说个话都拐弯抹角的讨人厌,也就懒得和他们多说这些事了。”
“谁知后来一个个的还传开了,以为臣喜欢这样呢!”
说到这儿,年羹尧便好似个直肠子似的,像是有什么说什么,完全不遮掩自己对那些人的嫌弃。
同时,他道:“这次回京了也好。西北无甚大事,臣也想留在京中一年半载的,陪陪家人。”
这话,令皇上诧异不已。
要知道,年羹尧镇守西北,手握兵权,势力是极大的,古往今来,不少势力能够在边陲割据,靠的就是手里的兵权。
且方才年羹尧那一席话,也让皇上意识到,年羹尧在军中威望极高,是很受人爱戴的。
如此情况之下,年羹尧要是想要割据一方,那些人听从他号令的机会很大。
试问,朝中有这样的臣子,皇上又如何能安心呢?
殊不知唐朝时,那安禄山便是如此情况,而年羹尧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安禄山,也是皇上所担忧的!
然而此刻,年羹尧却提出想要留在京中一年半载。
这无疑是等于要将自己手里的兵权暂且交出来了!
没了兵权,皇上当然也就不用担心年羹尧会不会有谋反的心了。
这与皇上先前对年羹尧的忌惮,实在是大相径庭,年羹尧真的能甘心交出兵权?
皇上心里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可转念一想,哪怕年羹尧交出兵权,朝中能够接管,且能让自己十分放心的人,也实在是没有。
如此一来,年羹尧这话,其实就没什么意义了。
难不成,他这么说,只是想要自己放下警惕,实际上他也知道,朝中无人能够接管他的兵权,朕非他不可么?
如此想着,皇上心里对于年羹尧那些刚刚放下的一点点防备,还是立即升了上来。
不过,皇上仍是面不改色,道:“你辛苦这么久,想要休息陪伴一下家人也是应该的。”
“但此事不急,还是开年以后,从长计议吧。你先休息一两个月,到时候咱们再商议,可好?”
年羹尧那儿,听皇上并未松口,表情上也没什么太大的变化,只是仍旧保持着恭敬,道:“如此,臣便听从皇上的意思就是。”
“好。”
皇上点点头,仿佛很是满意似的,拍拍年羹尧的肩膀,就道:“时辰不早,咱们也别站在风口说话了。”
“朕在宫里给你安排了接风洗尘的宴席,走吧,先回宫去!”
“是!”
年羹尧答应着,就跟随在皇上和年世兰身侧,一路回宫。
走在路上,年羹尧就问年世兰道:“臣久不回京,只觉得娘娘比先前瘦了些许。可是觉得翊坤宫里的厨子不合心意么?”
“娘娘想吃什么菜色?臣若得空了,帮你再寻几个好的厨子进宫。”
……
年世兰还在想那些复杂的事情呢。
冷不丁听年羹尧这么问,颇有些哭笑不得,都什么时候了,她哥哥还在惦记她吃得好不好呢。
“不是。”
年世兰自然没法子说,她是因为心事太重,有的时候吃不下饭这才瘦了下来的,只好道:“临近年节。”
“宫里的事情难免多一些,有的时候忙起来就顾不上吃饭了,许是因此瘦了些吧。”
“翊坤宫里的厨子是极好的,那不也是哥哥从前为我寻来的么?暂时不必换了,哥哥难得回来,先好好休息着吧。”
“大哥也很想你呢。说是你们两个呀,很久都没有坐在一起喝酒了。”
提起年希尧,年羹尧的眼神动了动。
那眼神,是复杂的。
大哥对他的告诫,他知道,他也觉得烦躁。
这些年,他养尊处优,从来没人跟他说过这种话,起初他是不想听的,但大哥说,他若是不好,妹妹势必担心。
妹妹。
想到年世兰,年羹尧就心软了。
他不是没看出来,这两年,他每次回京,年世兰总有心事,他问,年世兰都不愿意说。
他是希望妹妹开心的。
而且,有些事,妹妹和大哥一样,都在劝他。
罢了。
年羹尧想,大哥那儿也就不说了,既然妹妹开口,他多少也是要听一听的。
想着,年羹尧就道:“厨子好就行。不过么,如今宫外也多了好些新鲜的吃食,得空我带一些进宫给你吧!”
说着,年羹尧这才想起来一旁的皇上似的,忙不迭补充道:“若是皇上有兴趣,臣也会一道捎给皇上。”
……
皇上闻听此言,不由的默了默。
他是看出来了。
年家兄妹,感情甚好呢,几乎都要把他这个皇上给忘了。
这倒是件好事。
皇上想,若年羹尧真的如此疼爱自己的妹妹,想必若有朝一日起了谋反之心,必然也会十分顾及年世兰。
他喜欢有软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