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前,小厮就换上一身破旧不堪、打着无数补丁的衣裳,脸上还抹了些锅底灰,将自己扮成了一个落魄乞丐。
来到林晓的家上洛村附近打听,小厮故意弓着背,拖着步子,装出一副饥肠辘辘的模样,在村里晃悠。瞧见一位老人坐在门口晒太阳,他便凑上前去,先是可怜巴巴地作揖,声音带着几分颤抖:“老丈,行行好,给口吃的吧。我实在饿得不行了。”
老人打量他一眼,心生怜悯,回屋拿了个馍馍递给他。小厮连忙道谢,接过馍馍咬了几口,装作闲聊地问:“老丈,这村里有户林家,您可知道在哪?我听人说,他家女儿多年前和家人失散了。”
老人一听,来了兴致,指着村头的方向说:“咋不知道呢!那家人可不容易,这么多年一直盼着女儿回来。每年到了和女儿分别的日子,全家老小都去村口等着,风雨无阻。”
小厮眼睛一亮,又接着问:“那他家现在都还好吧?”
老人叹了口气,说道:“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可一家人齐心,倒也撑过来了。如今,娘、老子身子骨还算硬朗,大哥前些年娶了媳妇,生了两个娃儿姐弟俩现眼下都能干活儿了,两个弟弟也都长大成人,各自谋生活呢。”
小厮把这些话牢牢记在心里,又和老人寒暄几句,才转身离开。他一路小跑回到客栈,将打听到的消息一五一十告诉林晓和柳文方,看着林晓眼中泛起的泪花,小厮也不禁为这份深厚的亲情动容 。
眼下,站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家门口,往昔与家人共度的温暖画面如潮水般在林晓的脑海中汹涌翻涌。眼前的房屋,依旧是记忆里质朴的模样,泥坯垒砌的墙面,茅草铺就的屋顶,虽被收拾得干净整洁,却也难掩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处处透着生活的艰辛与简陋贫穷。
林晓的眼眶瞬间被酸涩填满,泪水不受控制地在眼眶里打转,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发不出一丝声音。这些年,她在外面历经风雨,无数次在梦中回到这个家,可当真正站在这里时,心中的百感交集却远超想象。她心疼家人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坚守,也为自己多年未能陪伴在家人身边而满心愧疚。
柳文方静静地站在她身旁,无声地握住她的手,传递着温暖与力量。林晓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情绪,可泪水还是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滑落。此刻,千言万语都凝在了这哽咽之中,她抬起手,轻轻推开了那扇承载着无数回忆的家门 。
林晓深吸一口气,抬手缓缓推开那扇熟悉又略显斑驳的木门。门轴转动,发出“吱呀”一声低响,在寂静的院子里格外清晰。她迈进家门,眼眶瞬间热了起来,熟悉的场景扑面而来,那棵老槐树、破旧的石磨,一切都和记忆中一模一样。
“爹!娘!”林晓声音微微发颤,带着浓浓的鼻音,这一声呼唤,饱含着她多年来积攒的思念与牵挂。声音在院子里回荡,惊起了檐下休憩的麻雀,扑棱棱地飞向天空。
她急切地朝着屋内走去,脚步匆忙,眼睛紧紧盯着那扇半掩的房门。此时,屋内传出一阵轻微的响动,像是有人慌乱起身碰倒了椅子。林晓的心猛地一揪,加快了脚步,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家人的面容 。
林晓迈进屋内,目光在昏暗的光线中搜寻,只瞧见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女孩大约五岁,身形稍显稚嫩,一双眼睛透着孩童特有的机灵劲儿;男孩更小些,躲在炕上,紧紧抱住女孩,小身子微微颤抖,满是害怕。
林晓瞧着女孩眉眼,和记忆中的自己竟有几分相似,心里隐隐有了猜测。她放柔声音,轻声问道:“这是林家升家吧?我叫林晓,是他唯一的亲妹妹。家里人呢?”
女孩眨了眨大眼睛,先是好奇地打量林晓,听到“林晓”这个名字,小脸上闪过一丝惊喜,怯生生地开口:“你是姑姑吗?奶奶和爹爹去田里干活了,还没回来。”说着,拉了拉身旁的弟弟,“弟弟,别怕,这是姑姑。”小男孩还是有些畏缩,只从姐姐身后探出半个脑袋,偷偷瞧着林晓 。
林晓眼眶一热,泪水差点夺眶而出。她蹲下身,尽量让自己看起来温和些,“对,我是姑姑,特地回来看你们。”她轻轻摸了摸女孩的头,又朝男孩招招手,“来,让姑姑看看你们。”
小男孩起初怯生生地躲在姐姐身后,只敢偷偷打量林晓。林晓见状,温柔地笑着,从袖袋里掏出一块路上买的饴糖,轻轻递向他,轻声说:“别怕,这是给你的,可甜啦。”小男孩望着那散发着香甜气息的饴糖,咽了咽口水,眼神里满是渴望,但又有些犹豫。
姐姐在一旁鼓励道:“弟弟,姑姑是好人,不会伤害我们的。”小男孩这才缓缓伸出小手,接过饴糖。林晓顺势摸了摸他的头,动作轻柔,带着十足的耐心。小男孩没有躲开,尝到饴糖的甜味后,他的嘴角微微上扬,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抬眼看向林晓,眼中的害怕已然褪去不少,小声说道:“谢谢姑姑。”
从糖开始,小男孩渐渐愿意和林晓亲近。
小女孩眼睛亮晶晶的,脆生生地说道:“姑姑,我叫小小,今年六岁啦,弟弟还不到四岁,他叫平安。”说完,便一把拉住弟弟的手,兴奋地叫嚷:“姑姑回来啦,我得赶紧去地里喊爷奶爹娘回来!”
平安被姐姐拽得一个踉跄,却也没有哭闹,圆溜溜的眼睛里闪烁着机灵的光芒。姐弟俩像两只欢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朝门外跑去。小小一边跑一边回头,冲着林晓喊道:“姑姑,你可一定要等着我们回来!”
林晓站在门口,微笑着点头,眼中满是温柔与期待。看着两个孩子远去的背影,她的思绪飘回到小时候,那时的自己,也是这般无忧无虑,在这片土地上肆意奔跑。如今,时光流转,曾经的孩童已长大成人,而家人依旧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坚守。她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家乡独有的气息,满心欢喜地等待着与家人的重逢,心中默默想着,这一次,再也不会离开了。
林晓望着两个孩子跑远的背影,思绪被悠悠扯回了小时候。那时,每至金秋,漫山遍野的板栗树硕果累累。她总会和自家兄弟各房姐妹穿梭在树林间,小心翼翼地捡起掉落的板栗球,再迫不及待地剥开,取出饱满的栗子。
一家人经常围坐在院子里,父亲会在地上架起简易的烤火堆,母亲则将洗净的板栗放在架上,不一会儿,空气中便弥漫着香甜的气息。板栗烤好后,轻轻一剥,金黄的果肉软糯香甜,咬上一口,甜蜜滋味在味蕾间散开,暖到心底。
如今,站在久违的家中,林晓环顾四周,目光落在院角那片空地,不禁喃喃自语:“也不知现在家里还种板栗树吗?”儿时和家人一起围坐吃烤板栗的温馨画面,依旧清晰如昨,那份质朴的快乐,是她漂泊岁月里最温暖的慰藉 。她满心期许,若家中还种着板栗树,待板栗成熟时,便能重拾儿时的幸福时光,与家人再次共享这份甜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