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溪很生气。
在店里她就意识到周林江和那个漂亮女孩子是认识的。
她和周林江这么多年没在一起了,这好不容易团聚了,她和别人同时看中的布,他居然买了送给别人,而不是送给她!
这让她心里很不舒服!
那个女孩,到底什么来路?
梅玥君可不会想到,仅仅一面之缘,她已经被别人恨上了。
忙完一天的她,洗漱完后,惬意的躺在床上。
腿上的淤青因着妈妈帮她揉上了红花油,有些热热的,很舒服。
没一会儿,她就进入了梦乡。
天蒙蒙亮的时候,梅玥君就醒了。
秦兰香和于英已经在装车准备去卖饭团了。看到梅玥君出了堂屋,秦兰香关切的问道:\"你怎么这么早就起了,多睡会儿啊!”
“今天树苗都要送过来,我这心里惦记着,睡不着。”梅玥君去洗漱,想着送树苗的也不会太早,卖完早点回来等也是一样,她还可以先去店铺里把昨儿做好的门帘和桌布那些都带过去顺便安置了。
秦兰香又担心着一大早那个孙爱萍会来闹,便嘱咐了梅泉根几句,连梅彦君那也嘱咐了,让他看顾着点家里和俩小的。
到了镇上,秦兰香她们熟练的支起了摊子。
梅玥君想着既然店铺已经弄的差不多了,把锅灶一并解决,以后就可以在店里直接现做早点了。
她打开店铺的门,开了灯,原本黑漆漆的铺子立马灯火通明起来,在整个一条萧索的街上成了唯一的一个亮点,似乎带着温度的暖黄吸引着早起人的脚步。
梅玥君直接让秦兰香不要在路边上摆了,而是直接招呼她们把摊子摆在了店铺的门口,铺子里的光照在门脸房前面,一片亮堂,也算是提前给自己的店打广告了。
上午树苗果真按时送了过来。各家有板车都让梅家借了过来拉树苗。
事先讲好的那几家婆子汉子们也都赶了过来帮忙。
余老婆子果真没食言,到种树这日,还真把她那瘫着只能坐轮椅的老伴黄老三给推了过来,停在田埂边上的一平整处教着大伙怎么种树,怎么修枝。
老板雷雨生懂种植。
他也在人堆里忙着指导。
凭着外甥女和梅玥君的关系,他本就打算要教着村民们怎么把树种好,更何况他妹妹雷雨芳得了梅玥君大伯的及时送医,那更得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了。
钱莱一手勾在梅玥君的肩膀上,一手半遮着嘴,在梅玥君的耳边细语了几句。
“你说你妈……”
钱莱做了个噤声的动作,“嘘,我也是猜的。”
“可你爸才刚……”
梅玥君不确定钱莱妈妈怎么想的,可是大伯那日提到雷雨芳的神情那她可是看得真切。
钱莱摇摇头,“我爸已经走了。可活着的人还得活下去。只要我妈愿意,我无条件支持。不过也只是我的猜测,也许她正好这几日想开了,心情变好了也说不定。”
梅玥君点点头。
钱莱说大伯赶工给她妈做了一双足足40码的鞋子。鞋面是特地买的绣工料子。
一边一朵海棠花。
鞋面到鞋帮镶了灯芯绒的黑边条子内扣,上脚秀气又显小。
她妈试了又试,在家美得不行,直说这些年就没穿过这么好看又舒适的鞋子。
又夸大伯手艺好,人品也贵重。
钱莱都觉得她妈不像她妈了。
梅玥君现在心里还不敢抱太大的希望。钱莱的妈妈长得好看,身材修长,保养的又好,特别那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让她去做洗发水广告都不为过。
就这样一个寡妇,真能看上她大伯?
走马观花,以后再看吧!
不过看钱莱这态度,她倒是挺中意大伯做她后爸的,那她和钱莱就是姐妹了。
这事她等空下来还真得琢磨琢磨。
没一会儿,陆铭远和姜臻杰也从镇上赶过来了。
姜臻杰见到梅玥君时一脸的笑意吟吟,“我昨天去见我老同学。”
梅玥君:“我知道啊!”
“结果,你说巧不巧,她让我帮忙是替你说的。”
“你那老同学是……?”
“卢北津。”
呵呵,这个世界还真小。梅玥君恍然。
这一日,梅家上下没有一个闲着的,宸君和婉君也跟着在田埂上帮忙给干活的各位爷叔大娘们续茶水。
彦君已经看不出原先的文弱书生样,也不像头几日帮着斩枝条时喊这酸那疼了。
原因是梅爸笑话他不如那平时走路还蹒跚的老太婆干活利索。
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爷爷过来了。
他看见儿子家忙成这样,也想着要去帮忙,但眼下,还有另外的事。
他刚去镇上找了大儿子梅锁根。
锁根说家里的事都听大侄女梅玥君的。
他也纳闷了,这家里也不知道从啥时候这大孙女成了主心骨了。
怎么从上到下都听她安排呢!
他想想又自嘲了一下,自己不也在大孙女的安排下做了几天的橱柜吗。
可眼下……
他想起昨晚上杨铁生找了他家来。
“老哥哥,你帮我劝劝你家锁根,让他放我家福贵一马。”
“杨老弟,这些事,确实你家福贵做的不地道呀!别人不知道,老弟你总该晓得我家锁根的腿怎么瘸的吧?他做点事容易吗?福贵太不懂事了。”
杨铁生满脸的愧疚之色,沧桑的老眼里泪花闪烁。
“老哥哥,你快别说了,我家福贵做的不是人事。也是我这个当爹的没教好。那些畜牲就当是我们全家的赔礼。福贵,他也不适合再当村干部了。只是他这岁数,真进去呆几个月……”
“行了。我去和儿孙们说。你也跟你家福贵说好,以后可别再跟我们家闹不过去。毕竟我,锁根的腿就是因为他才这样……”
……
“爷爷,你咋来了?”梅玥君沿着田埂小跑了过来。
“你们这么忙,怎么没想着叫我过来帮忙?”爷爷嗔怪着说。
梅玥君笑笑,扶着爷爷手臂往回走。
“爷爷,你就来指挥指挥嘛,还是可以的,种树就算啦!你来找我,啥事呀?”
爷爷宠溺的看着自己的大孙女,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丫头做事说话都像个大人一样沉稳。
他想起来的目的,叹了一口气。
“昨儿个,杨老书记来找我了。”
梅玥君立马明白了。
嘿!这杨老头,跟小辈儿们不好计较,去找大家长了啊!可真行。
但就是找了爷爷,她也不能让自己个儿吃亏。至少昨儿个下午大半天啥活没干,几个婆子的工钱还是照付的。
“怎么个意思?他找你告状去了?他好意思说他老婆儿子做得那点个事儿?”
梅玥君嘟着嘴巴!
爷爷笑着摇了摇头,“就是不好意思嘛,人家说了,那畜牲算是赔礼了。”
梅玥君眼睛一亮。
“都不要了?”
“都不要了!”
“这么大气!怕不是有条件?”
梅玥君想了想,不过是耽误了半天的工,至于拿两头猪两只羊来抵吗?
梅玥君哪里知道,这陆铭远昨儿个晚上九点多了还盯着林业办那边问结果,又搬出好多条现在政府出台的大力宣扬植树造林的好处和反腐败的条条框框。
并且放话不好好抓典型,立规矩,他就要回去好好跟他爸说道说道。
政府那些人一听,想着这也是个机会,这杨福贵自己撞枪口可不怪他们小题大做了。
杨福贵晚上都没能在家过夜。
这不,杨铁生在家越想越不对,连夜就找梅老头这来了。
“小玥,你杨爷爷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他保证,这村干部,他儿子是决计不当了。只不过,真让他进去蹲几个月,是不是有点……”梅老头又叹了口气,“毕竟这乡里乡亲的,以前你爷爷我和那杨老书记还是有些交情在的。”
梅玥君懂了,原来这一举报,能把杨福贵送进去几个月啊?
这她倒也是没想到。
可看着眼前爷爷左右为难的模样,她心里也有了主意了。
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白得了人家那些猪和羊,就放那杨福贵一马,反正以后他也不是村干部,也起不了那坏心思了来捣乱了。
谅解书是交给陆铭远带过去的。
他跟那边熟悉,好办事。
下午那杨福贵就被放回来了。
一连几天大伙儿都没再见他像平时一样威风凛凛的压马路。
村民们嘴上不说,但心里谁不明白啊,这回,这杨福贵是赔了猪羊又丢官。
秦兰香和梅泉根白得了那两头猪和三只羊,心里直不落忍,总觉得乡里乡亲占人家这么大的便宜不地道。
可真当这几只畜牲天天跟不要命似的狂吃了秦兰香喂的那些饲料和草料之后,这会儿叫她把这几头牲畜给人送回去,她都舍不得了!
连着几日在村民的齐心协力下,十七亩田里都种上了树。红枫、绿枫树影绰绰,交相辉映。
春日的晚风穿过树林拂面而来,连带着乡村的空气里都带着一股清冽的味道。
山坡上也已经种了一批果树,另外东边大半个山坡,梅玥君还没有种植。
某些人说好的要动工找那些东西,这都又过去几天了,还是迟迟没有动静。
她站在坡顶遥望山下的村庄。
她家的小院子也在其中亮起暖光。
她家的烟囱也一如既往的炊烟袅袅。
想起自己重活一世的经历,她瞬间有种我与春风皆过客的感觉。
好在,这个生她养她的地方不再像前一世那样是冰冷的,疲于奔命的了。
金鹤路上的店铺已经彻底开起来了。
梅玥君做了个灯箱广告牌,晚上和早上天未大亮时插上电,“如意早餐店”几个字就亮堂堂的。
为什么取“如意”这个名字呢?
是因为那日梅玥君脑海里浮现出一句话:如意如意,按我心意,快快显灵。
这一世,她希望自己的所愿皆能达成。
现在铺子里的锅碗瓢盆灶都一应俱全。
前两日秦兰香和她就已经在铺子里直接做饭团和熬粥了。
竹香饭团里的配菜从简单的土豆丝,酸萝卜那些,又增加了豆皮丝,豆芽丝,肉丝笋丁,香干丁,肉沫子,番茄牛肉丁等等。
她又增加了甜口的紫米饭团,里面加了肉松,咸蛋黄,油条酥,玉米粒,甜辣萝卜丁,卖得也很好。
配的粥也是花样多。
众所周知的皮蛋瘦肉粥那是首当其冲。
而后咸口的还有香菇滑鸡粥,青菜鱼片粥,三鲜丁粥,玉米面鲜虾粥,咸鸭蛋粥。
甜口的有黑米粥,杂粮粥,黄小米南瓜粥,芋圆粥。
她其实还有好些想法,但做多了客人眼花缭乱不一定吃得过来,反而会浪费。
开业那几日她选做了十来种,最后定下的就是这些大众点餐次数靠前的。
店里又后配置了几张折叠的桌子,铺子不大,伸展不开,她就把折叠桌摆到了铺子的门口。
梅爸给她店铺门口特地搭了个棚子,刮风下雨倒也不怕了,客人门口排队也方便。
这几日尝着鲜的客人是越来越多,每天开门后,门口就排起了长龙。
秦兰香和于英在店铺里都要忙到上午十点才能松口气歇一会儿。
夜里歇下来后,秦兰香算了算账,连着几日的营业额每天都有五百多。
秦兰香直呼不可思议,“你爸之前一个月才挣那三百。照这样下去,咱家不是发了?”
梅玥君笑笑,这才哪到哪啊!
中午的时候,也有爱喝粥的人过来。虽然不及早上人多,但也是一笔收入。
秦兰香和于英都会炒家常小菜。
有回他们中午在店里吃饭,秦兰香给她们自己炒的几个小菜被来喝粥的客人瞧见了,非要也点个小菜。
秦兰香二话没说用剩下的菜给客人炒了个,客人吃了直叫好,反问,为啥中午不能卖米饭配小菜。
梅玥君和秦兰香一合计,这提议也好啊。梅玥君脑海里就浮现了快餐店的经营模式。只不过现在小铺的规模有限,人的精力也有限,还不足以开个快餐店出来。
不过偶尔客人点个小炒啥的倒是没什么问题。
这金鹤路离菜市口几步路的事。哪怕客人点的菜店里没有,直接去菜市口买了也成。
但这个担子只能落在秦兰香和于英两个人身上。
还有一个星期,梅玥君便要开学了。
做粥和做饭团的方法,梅玥君都详详细细的教会了妈妈秦兰香。
店里生意很好,他们也和于英婶子说好了,就招她在店里做店员,每个月付她四百五十块钱。
能拿这么多工资,比厂里上班的爷们挣得还多,于英开心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更加卖力的帮着打理店铺。
店铺算是稳定下来了。
妈妈也不用整日围着地里那点琐事。
爸爸这几日也跟着姜臻杰黄老三他们学打理树苗的知识。陆铭远是真的对林业方面的东西感兴趣,这几日也一直跟着他们在田头待着。
哥哥打算明日就和陆铭远一块回县城。
还有半年就要高考了,他打算提前一个星期回学校,好好定定心,把书本都预习一下。
宸君和婉君这几日都在店铺里跟着妈妈秦兰香,宸君一直带着婉君在那张铺着漂亮桌布的桌子上写作业画画,乖得有时都想不起之前他调皮的样子了。
一切似乎都很好!
可梅玥君的心里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自从新铺子开了业,周林江的小姨每日都会来自带一个漂亮的陶瓷瓦罐过来铺子里打上大半罐子的粥,也不固定,每日换着口味打粥。
小姨说周林江的爷爷年纪大了,牙口不好,自从喝了如意早点铺的粥,每天早上就惦记这一口。然后她又会再另外打包几个饭团子回去,总是一个咸的,两个甜的。
应该是给周林江和那个女孩的早饭吧。梅玥君想。
她想问问小姨山坡那边的事什么时候动手,可小姨总是来去匆匆。
好似她不主动提及周林江,小姨好像也从不刻意去说什么,好似她就是如意铺子一个平平常常的客人。
郁闷了几日的梅玥君,这日在小姨又打了粥和饭团后,她把抹布摔在吧台上。
管它球的!
反正是他周林江出了三万块钱。他都不急,她急个屁!
还他娘的没出息的内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