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阳光透过淡云照在官衙里,谭威身着一袭绯色常服,一派文官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与往日身着甲胄时的威严形象截然不同,今日的他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胡须也剃得干干净净,尽显儒雅之气。
谭威径直走向录事张定理的办公处,与张定理一同梳理铁器店生产及难民安置问题。两人站在一幅开州地图前,谭威手指着地图上铁器店的位置,思索地说道:
“张录事,铁器产业如今已有了基本框架,可生产效率还需进一步提升,但不可因效率而少用人。”
张定理微微点头回应道:
“大人,依卑职之见,可招募更多熟练工匠,然后逐步扩大铁业规模,同时连带周边的衣食住行各业兴起。另外在难民安置方面,卑职有个想法,咱们开州的河堤年久失修,不如让难民参与修河堤,既能解决他们的生计,又能加固河堤,一举两得。”
谭威思索片刻赞道:“此法甚妙,还可同时整修水路和陆路,就按你说的办。”
两人多日接触后,谭威颇为欣赏这个务实的手下。
就在此时衙卫前来禀报:“大人,州署朱常湘前来拜见。” 谭威听闻微微一怔,心中暗自锁眉,张定理看到后及时解说起来。
原来这位朱常湘可是潞王的隔房兄弟,又是文人出身,平日里作为宗亲,按照明代宗法,甚少参与具体事务。但是年前皇帝锐意改革,在刘闻言的建议下,对几个颇有名声的边缘宗亲委以虚职实务。
这朱常湘就以州署的身份代理开州,实际上还是没品阶的,毕竟开州近两三年都是州官空缺,如此安排似乎有些监督谭威的意思,可实际上州署朱常湘真的不管事,此前都是各州吏协同安政的。
他今日前来,所为何事?谭威了解后虽心中疑惑,但对这位天家近亲丝毫不敢怠慢,立刻整理衣冠,亲自出门迎接。
将朱常湘请至书房后,谭威亲手为其泡茶,热气腾腾的香茗袅袅升腾,弥漫在书房之中。两人先是一番寒暄,谭威微笑着说道:
“谭某初来驾到,事务繁杂,尚未主动拜谒,还望朱大人见谅。”
谭威懂得规矩,既然崇祯给了这些边缘宗亲派职,那就别想继续守着宗室的帽子了,当然他们更喜欢别人以工作职位称呼自己,有所价值比混吃等死不要好太多。
朱常湘笑着回应:“谭大人哪里的话,作为辅官你我是自家人,没什么见外的。何况谭大人治理开州,政绩初显,令人钦佩。”
一番客套之后,朱常湘话锋一转,突然说道:“谭大人,我听闻昌平郡主与您有过多次见面,而且谭大人至今尚无妻室,不知大人对婚事可有什么打算?”
谭威听到这话,心中不禁一震,脑海中瞬间想起崇祯曾让刘闻言透露的话,心中愈发疑惑。他回想起与英娘见面的种种场景,英娘给他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但他自认为穿越之人应该自己规划未来,未想过婚姻之事。
朱常湘见谭威陷入沉思,便继续说道:
“实不相瞒,我此次前来,正是为了郡主的婚事。当初胡飞受宠,陛下打算培养新锐将帅,欲打破姻亲宗俗。可那胡飞家子弟纨绔,皇后娘娘也对此极为不满,后来巨鹿之战,胡飞因临阵逃脱被诛杀,婚事自然也就取消了。英娘在护陵一事上,立下大功,陛下一直记挂着为她寻觅良配。谭大人自静海崭露头角后,屡立战功,头脑清醒,处理事务井井有条,刘闻言大人也在皇上面前极力推崇您。皇上对您十分关注,只是在处理英娘与您的婚事上,有些拿捏不好分寸。毕竟这涉及皇家礼俗,也要考虑郡主的终身幸福 。”
早先静海之战结束后,崇祯皇帝对谭威的表现极为关注,特意派人仔细调查他的身世。一番探查下来,排除了辽东奸细,而且崇祯发现谭威在朝中并无复杂纠葛,屡立赫赫战功正好符合自己培养近身武人的打算,心中便有了主意。
加上之前让刘闻言探查口风,他觉得谭威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有意将昌平郡主英娘嫁给他,如此一来,既能打破以往的宗例,展现皇家的开明,又能借此笼络谭威,为自己增添一员得力干将。
皇后娘娘见过谭威履历后,对他的为人和能力也十分满意,认为他与英娘甚是般配。然而宗正却因英娘护陵一事,折了自身面子,起初竟想让她出家。后来在各方鄙视下,宗正一方虽有所退步,但也希望谭威能主动向宗亲诚求,以显示宗亲皇室的英明。
朱常湘受皇后之托,前来与谭威会面,在书房中朱常湘向谭威分析情况:
“谭大人,当今圣上和皇后娘娘都十分看好您,有意将昌平郡主英娘许配给你。圣上看重你的才能,希望借此恩重激励你保大明江山。皇后娘娘也觉得你是个良配,只是宗正那边,还望您能主动提亲,以顾全这种破例。”
谭威听完心中思绪万千,沉默良久后,缓缓说道:“陛下赏识,自然是天恩浩荡,可我一个北地孤寡之人,皇家礼部是否允诺呢。” 朱常洛哈哈大笑表示不用担心,言外之意是巨鹿大战的功劳别人都瓜分了,你这个主角拿点虚无的甜头,谁还能不开眼拦着吗。
送走朱常湘后,谭威只觉心乱如麻,满心的纠结与迷茫,他无心再处理公务,脚步错乱地回到院子,云琴和月画见他脸色怪异,眼神中满是愁虑,便知他定是遇上了烦心事。
两人急忙端来茶水,轻声安慰几句后,便各自默默做事,给谭威留出独处的空间。谭威独自走进屋内,关上房门,坐在床边,拿起那部承载着他前世记忆的手机。看着手机里妻子女儿的影像,他的眼眶瞬间湿润了,心中满是愧疚,觉得接受这门婚事,无疑是对妻子的背叛。他就这样呆坐了许久,内心的挣扎如汹涌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
经过长时间痛苦的思考,谭威渐渐冷静下来,他认为既然是穿越者在这乱世之中,唯有拥有足够的实力,才能进退自如,不能优柔和偏执,这婚事是捷径也是限制。成为郡马后,自然有了皇亲的身份,但这种破例,自然有不少反对者,今后行事更需低调谨慎,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想到此处谭威下定决心,为避免树大招风,他决定改组官营铁器铺的规模,同时打算通过孙枫林代理丝、茶等其他生意,以此来隐藏自身根基,同时也不至于被皇亲的身份限制住。
之后谭威换上一身便服,带着张狂、杨威前往孙枫林的铁器店,此时的铁器店内,炉火熊熊,火星四溅,工匠们正忙碌地劳作着,谭威找到孙枫林,将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地告知:
“孙管家,我打算把最好的工匠集中起来,成立孙家器坊。这里专注于新技术实验和高品质武器制造,其余铁器店则主要生产农具,如今事态不稳,我们还是稳妥点。”
孙枫林听后,连连点头表示明白谭威的意思,谭威亲自挑选了一批手艺精湛的工匠,将他们安置在孙家器坊,这里很多技艺不对外透露,这也是乱世维持自己优势的方法。
使用了活塞式风箱,炉温得到大幅提高,工匠刘铁锤采用灌钢法,炼出了质量较好的钢,谭威看着这一切,突然想起在书上见过的一种独特工艺,他急忙向孙跃、刘铁锤详细说明几种油淬法。两人听完,眼中满是震惊与钦佩,早就视谭威为天人下凡,赶忙按照他的指点试验去了,就这样,谭威每次总是启发他们一下,具体的其实他自己也不懂。
谭威交待完各项事宜后,只觉身心俱疲,此刻的他,无心也无力再去管理铁器店的具体操作,他带着张狂、杨威,缓缓走出铁器店,背影中透着一丝迷茫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