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主!”听到庚的话半子不由惊呼出声。
见半子这般震惊,众人不由看向半子,乙问道:“什么是世界之主?”
半子解释道:“世界之主大概率都是世界的开辟者,就如洪荒的开辟者是盘古大神,若当初大神未曾陨落在开天之初,那洪荒的世界之主大概率应该就是盘古大神。而庚说的那片世界应该也是一位大能开辟出来的,这种存在几乎都是掌道境级别的大能,甚是多是掌道巅峰的存在!具体如何还是听庚说吧……”
“嘶…”
一片倒吸凉气之声,按照半子所言那种存在与他们所知道的圣母女娲娘娘也是一个等级了,这如何不让众人感到惊骇。
庚点头道:“半子所说不假,那人的确是为掌道巅峰的大能!”
得到庚的回话,半子虽然有所猜测,可还是露出震惊之色,虽然他也见过不少这种存在,可那些个都是身处洪荒或者说与女娲娘娘认识的存在,这些个存在察觉到半子身上的女娲血脉,大家又同处洪荒,无论怎样多多少少都会卖女娲娘娘一个面子,不会为难半子,这也是半子四处游历见到众多大能能得机缘的一大缘由。
可庚到的却是另外一方世界,先不说对方是善是恶,是否认识女娲娘娘,即便如此他身为一方界主也未必会在意这些,那种存在一个不高兴就能让庚灰飞烟灭。
只听庚继续道:“不过对方虽然是掌道巅峰的大能,但却是一个只剩半口气的掌道巅峰存在……”
见众人一副不解的神色,庚继续解释道:“这位前辈多年前因为一场除魔之战,道基崩碎已是到了化道的边缘!”
“除魔之战!”半子闻言不由有些惊讶,心中起了几分猜测。
见众人看向自己,半子问道:“不知那位前辈怎么称呼?”
见到半子这副模样,庚也有些惊讶起来,反问了一句:“莫非壬你认得家师?”
随后庚又回答半子的问题道:“家师号鬼谷!”
“家师?”
“鬼谷!”
对于家师这个称呼庚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看向半子,等着他的回答。
半子摇头道:“我与鬼谷前辈并不认识,只是听闻过其一些事迹罢了……”
见到众人露出好奇之色,半子讲解道:“那位鬼谷前辈曾与另外三位玄门前辈一同开辟创立了玄门,因此四人被玄门众人尊为四大仙祖,如今名震洪荒的鸿钧老祖便是其中之一。传闻千万年前魔祖罗睺欲要灭世,于是四大仙祖齐聚须弥山除魔。虽然最终魔祖罗睺被诛,其灭世计划被摧毁,但四大仙祖也损伤惨重,其中两位当场身陨,而这位鬼谷仙祖也下落不明,再未在洪荒现身过了……”
“嘶……”
“嘶………”
又是一阵倒吸凉气之声,纵使众人不曾亲眼所见那场大战的恐怖,但单从半子了了几言,便可知道当年那场大战的恐怖。
听到半子的讲解,庚也点头道:“壬所言无误!当初家师在那一战中崩损本已是将死之人,后来的一位道友赠送神药,这才得以迁延多年等到我……”
听到庚的讲解,半子点头不已,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接引道人所言的真实性,那道友和神药应该就是指的接引道人和功德金莲的莲子。
说道此事时,庚神色也是暗淡了几分继续解释道:“可惜家师在大战中道基彻底崩毁,纵使有神药相助,也不过是延缓几年罢了,到见到我时已经只剩半口气到了化道的边缘……”
“那你又因何成了这位鬼谷前辈的弟子的?”
庚解释道:“见到家师后,他老人家便同我讲解了前后的缘由。原来家师在大战中道基彻底崩碎,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为了不让故友凭白担忧奔忙,于是便独自一人返回了其早前开辟的鬼谷界等死。在鬼谷界他老人家又思及自己一身道统还未得传人,于是便在鬼谷界布置了起来。等布置好一切,其便在大殿中坐等天命。”
“这一等,便是许多岁月,直到其再也支撑不住,即将化道之时,却不曾我莫名来到了鬼谷界,并且还闯入了那大殿之中。按照家师的说法,那大殿中的阵法便是他为了考验传人所设,只有能闯过阵法才能成为其衣钵传人,而我却正好在其即将化道前来到此地,并且闯过了阵法,自然是他的天命衣钵传人。能在化道前见到自己的衣钵传人,家师也很是高兴。将一身道法神通感悟尽数化作了神魂传承全部传授给了我,也包括其一身宝物亦尽数交托于我。甚至连先师的道号也让我继承了下来……”
“道号?”
半子闻言有些惊讶,毕竟神通功法传承和法宝这些还倒罢了,道号可是有说道的,若只是传承了功法神通和宝物,也只是算作其弟子门人,可若是传承了道号,那可就是连通对方的气运因果一同承接了下来。
要知道这位鬼谷仙祖可是除魔之战的参与者,诛杀魔祖罗睺避免了天地重归混沌,那是有大功于天地的,必然会有无量功德护佑加持,气运宏大连绵不绝。虽然道基被毁已成定局,却可得天道护持神魂转世,有那无量功德之力加持,其转世之身就相当于是天道之子,一生注定机缘不断好运连连。
可如今其将自己道号让庚继承,那就相当于是将自己这无边的气运鸿福也全转嫁给了庚,哪怕有残魂转世,也已经等于与前尘彻底做了切割,亦彻底断了前尘所有因果,不会再有任何福佑,亦无任何因果福报。能做如此地步者,天下几乎不会有几个。没想到庚有如此机缘,竟然得了鬼谷道号的继承。
注:凡有大功、大名、大德者能人死而气运不绝,所谓人死运不绝便是哪怕这人已经身死,但其后人依旧可以借助其名头得到一定的好处,少则庇佑一两代,多则护佑千秋万代,如张、孔二姓便是此种之最,万代千秋依旧能借先祖之名,福佑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