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治湖款项?

这才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无东风万般皆休,唯东风不破啊。

纵然苏太守将《乞开杭州西湖状》写的花团锦簇,且成功地说服了太后,但治湖可以,要钱的没有。

泱泱大宋,富庶远胜历朝历代,但国库也是真的不充盈呐。

富庶的只是“士大夫”之流。宋朝的一品大员(宰相、枢密主官)为例,即使没有爵位,其月薪也能达到300至400贯,是汉代的十倍。这还不算官员本人还有各种换季服装、绢、绵、禄米等“福利补贴”,官员家属还能按照等级获得衣服、粮食、茶叶、酒、炭,甚至是马料等种类繁多的“恩荫补贴”。为官清廉的包拯包大人,年薪便远超二万贯。

苦的是农民。农民除了交田税之外,还得交无数种附加税,头子钱、义仓税、农器税、牛革筋角税、进际税、蚕盐钱、曲引钱、市例钱等等,能给农民拔下一层皮来。连朱熹都感叹,“古者刻剥之法,本朝具备”。

至于说商业兴盛也是真的,但经济和贸易实在难言成功,反倒是辽国在和宋朝通商后从宋这里赚走了大量铜钱……患在于钱之荒,而不在于钱之积。夫钱贵则物宜贱,今物与钱俱重,此一世之所共忧也。蕃舶巨艘,形若山岳,乘风驾浪,深入遐陬。贩于中国者皆浮靡无用之异物,而泄于外夷者乃国家富贵之操柄。所得几何,所失者不可胜计矣。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虽然宋朝农业和工商业从业者都很贫穷,但是横征暴敛的宋朝国库却更加空虚。宋朝士大夫阶层的贪腐现象之严重,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宋朝士大夫的生活极尽奢靡,即便是一代贤相的寇准,也是“少年富贵,性豪侈,喜剧饮,每宴宾客,多阖扉脱骖。家未尝油灯,虽庖所在,必然炬烛。”

大宋虽富,但因三冗、岁币及高薪养廉的种种因素存在,是真的……没钱啊。

想朝廷下拨数十万贯钱治理区区一地之湖,想的太多。

要一个十六岁的少年郎想法解决治湖款项,真的敢想。

王棣忍不住想翻白眼,喝了口茶,说道:“可将淤泥置于湖畔,或成良田,亦可种植菱角、莲藕等物,且或租或售,放予百姓。只要价格合适,想来是大受欢迎的。此事可先公告之,有意耕种者签下契约,先付订金若干。如此可先获部分资金……但重头戏是……”

他又慢慢的说了两个字:“众筹。”

将未见影儿的东西租售予百姓,画一张大饼,空手套白狼呀。不过,正儿八经的通过官府获得土地或获得土地的使用权,于平民百姓而言,是大好事,必会趋之若鹜。以此筹得部分资金,可行,可为。

但众筹又是何意?

苏轼三人面面相觑,个个懵圈。

王棣免不了解释一番——众筹,顾名思义,即在民众募资,以支持发起的个人或组织的行为。

好在苏轼思想较为前卫,这从他建“雪堂救儿会”(孤儿院)、“安济院”(公立医院)等事可见一斑,听王棣粗略一说,便明白了其中奥妙,缓缓点头:“倒是可行,只是,以何名目呢?又该怎样筹?”

王棣悄悄悄观察三人神情,皆是面露忧虑,看来真的是一筹莫展。也是的,祸不单行呀,老苏同志去年七月上任,就遇上大旱、瘟疫,好不容易妥善处理,转年又是降雨不歇,颇有久雨成涝之虞,怎不焦头烂额?而疏浚西湖事关民生大计,自是越早施工越好,但工程款不到位,说什么都没有枉然。

“时下连日降雨,疏浚之事可暂搁浅,正好留以筹措款项,子瞻先生不必过虑。有的放矢,事半而功倍……”王棣很是诚恳地说了两句,继而话题一转:“度牒如何?”

空气似忽然凝固了一般,“琼节草堂”出现了短暂的真空带。

对苏轼而言,原本灰暗的天空豁然开朗,阴霾一扫而空。

是啊,度牒,就是它了。

度牒,度僧牒省称,也叫戒牒、黄牒,是僧尼受戒的文字凭证,有度牒的僧尼,可以免除赋税和劳役。官府可出售度牒,其收入以充军政费用。

唐天宝年间,杨国忠遣御史崔众至太原纳钱度僧尼道士,旬日得万钱。

宋英宗治平四年,赐陕西转运司度牒千件,籴谷赈济,皆为鬻度牒之利。本朝度牒,不仅有法定的价格,而且它的价格还随使用范围的扩大而与日俱增。元丰七年着令度牒每道为钱百三十千,夔州路至三百千,以次减为百九十千,到了此时则定价为三百千。

售卖度牒,绝对是暴利啊,乃是朝廷军政的重中之重。

对啊,请朝廷降度牒若干,何愁治湖之资?这真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了,苏轼兴奋地来回踱着步,口中念念有词:“某这就上折子,就叫《杭州乞降度牒开西湖状》。如此一来,万事俱备,东风也至,大事可期也。”

念叨几句,他哈哈大笑,手指王棣:“三郎大才,只恨非吾家千里驹也。”

王棣自是不肯居功,少不了说上一番谦逊言语。

实在是,心里虚呢。

前世他有仔细查阅苏轼治理西湖的种种措施,是真的为之折服。且不管一个成功的男人身后有多少……幕僚,至少这是极其成功的团队啊。

简而言之,穿越客某某,只不过是说了既定事实。

呃,抢戏了。更似当着作者的面抄袭原创作品。毕竟知廉耻,颇不自然。

苏轼等人却以为这是王棣的谦逊,这少年啊,满腹才华,却不骄傲狂妄,很好,真是“生子当如王三郎”。

老实说,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年郎能有这等见解,所谓的问题让他一通话迎刃而解,实在是够妖孽的。不过,苏轼了解他。西山小神童,王家宝树,诸如此类的赞誉可非空穴来风,是真真正正的出类拔萃。小小年纪能写一手老到的文章倒也罢了,言谈举止间透露出的是远超同龄人的心智。这样的人才放在哪里都能脱颖而出,所谓处囊之锥是也。

解决了日思夜虑的大麻烦,屋子里的气氛轻快了许多。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苏轼如卸重负,话题也轻松了许多,笑着对李格非说:“文叔,你刻意于词章,听听这段写的如何?”

李格非笑答:“朴实自然,占一‘趣’字。”

苏轼指指王棣:“呶,就是这小子手笔了……前几年某收得此子一份礼物,乃是一枚核雕,方寸之间刻了一舟、五人、八窗,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技艺且不论高低精劣,很是花费了一番心思。是某收到的最别出心裁的礼物,乃装匣珍藏。另有一篇《核舟记》,写的趣味横生,文字挥洒自如,读之如唇齿生津。”

他笑着说:“若以文章论,文叔可与王三郎切磋琢磨,但这小子填词更是一绝,某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最后一句可是文坛典故——当年欧阳修极爱苏轼之才,尝与梅圣俞书曰:“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苏轼以当年欧阳修给自己的评语送予王棣,可见其有多看重这个后辈。

李、高二人虽觉苏轼未免有些太抬举王棣,但想想《鹊桥仙》及《青玉案》,想想“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及“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便生不起反驳的念头来。

事实上,金陵城的花魁大会过去两个多月,其间周邦彦与秦观的词作迅速流传开来。毕竟,这二位都在当世词坛金字塔最顶端的数人之列,每有新词出,必定广为传唱。但出人意料的是,周、秦二人的风头尽被一个叫王棣的少年郎抢了去。

那两阙词,石破天惊乍现于世,任谁也挑不出不好来。这样的词作,不论是谁,得一首能享用一生。

这王棣,据说才十六岁,居然为了一时意气之争随随便便的抛了两首出来,这让普天之下的读书人情何以堪呀?

当然,惊叹声中不乏质疑。以王棣之龄能写出这等老辣到充满人生哲理的词来?定是从别人手里买来的,否则就太惊世骇俗了。

但买卖说显然不太成立。能写出此等词作之人必会名震天下,一旦成了名人,好处自是明显的,怎会如此目光短浅。

然后,关于王棣的身份信息曝光。哦,原来是大丞相王安石之孙,父亲是“临川三王”中的王雱,这就难怪了嘛,家学背景放在这,出一个惊才绝艳的后辈倒也不无可能。

总之,王棣仅凭二词便成了文坛最耀眼的新星。

李格非原本也是将信将疑,但听王棣适才一番治湖方略,震惊之余,倒是信了此子妖孽有因,听苏轼赞叹其诗词功夫了得,倒是默认了。

“对了,格非家那古灵精怪的小度娘,小小年纪便能作词谱曲,他日必是位好词人,倒是类于王三郎。后生可畏也。”苏轼嘘叹一番,但更多的是欣慰及期盼。

听苏轼论及李清照,王棣的心突地跳了一跳,那位何止是“好词人”啊,虽说风格迥异,但在词坛可是与苏轼齐名的,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又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只是,七岁嘛,萝莉一枚,尚未成女神,来日可期也。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名门春事楚天子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大秦二世公子华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干宋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三国之风起扬州明帝蒙古人西征大秦之极品皇帝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人在大明当喷子,气坏朝臣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破晓之舞汉末之全面开战战国万人敌穿越古代:我有门徒三千邪龙狂兵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马谡别传再兴大汉四百年救命,系统要害我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刺客信条:梦华录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