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四月,皇上回宫了。
正值初一,皇上听到甄嬛有孕的消息,直奔碎玉轩。
甄嬛自淳儿溺水后就偶有不适,她担心淳常在加之孕吐严重,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见她憔悴,宜修吩咐温实初好好照看,免了她和富察贵人的请安。
富察贵人闲不住,整日挺着肚子出来溜达,见谁都要得瑟几句。而甄嬛就乖乖窝在宫里修养。
春困,甄嬛贪睡。
她一觉醒来就见皇上坐在床前,顿时吓了一激灵。
“皇上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不叫醒臣妾?”
皇上盯着甄嬛的脸入神,听到声音才逐渐回神。
“朕午膳时分进的宫,用了午膳就来碎玉轩看你,见你正睡的香,不忍叫你。朕听闻你有了身孕,身子可还好?”
甄嬛收起眼底的神色,浅笑看着他。
“臣妾身子还好,皇后娘娘体恤臣妾,自臣妾有孕之后就免了请安。”
皇上点头,伸手轻轻抚摸甄嬛的小腹,神情难掩的兴奋。
“朕已经让苏培盛给皇后传旨了,敬妃册封当日封你为嫔。菀菀,你怀了朕的孩子,可知朕有多高兴吗,从今以后,朕绝不会让你受一点委屈。”
甄嬛听到菀菀时,脸色如同吃了屎一般的难看,皇上抬头看她时,她又很快的遮掩过去。
她轻轻靠在皇上肩上,语气轻松的陪着皇上说话。
景仁宫
灼华午睡醒来就收到了皇上回宫的消息。
她揉着眼听宜修和安陵容说话。
安陵容自风寒好了以后,时常景仁宫,翊坤宫,碎玉轩三处走动。
灼华看着都替她累。
【老登怪会替嬛嬛得罪人的。今儿是初一,等会苏培盛就该来宣旨了。】
【皇后娘娘,皇上说今个不到景仁宫来了。】
【是华妃请皇上去用晚膳了?还是皇上身体不适了?】
【皇上说莞贵人才有孕,所以处理完政务,就赶去看莞贵人了,请皇后娘娘早些歇息。】
【哈哈哈!皇额娘那个脸色哟!真是精彩极了。】
【等会我可要睁大眼睛好好看。】
宜修不动声色喝茶水。
和安陵容说到甄嬛的状况间,绘春领着苏培盛进来了。
与灼华所说的一般无二。
“皇后娘娘,皇上说今个不到景仁宫来了。”
宜修微微点头,不甚在意:
“皇上刚回宫,难免劳累。苏公公在御前伺候,可要劝皇上多保重龙体啊!另外,莞贵人和富察贵人有孕,苏公公闲来可以多提醒皇上去看看她们。”
苏培盛闻言微微抬头,见皇后神情无异,不免在心里感慨皇后娘娘当真贤惠。
“是,奴才一定好好伺候皇上,奴才告退。”
眼见苏培盛走了,灼华愣是没看出宜修有什么异常。
灼华撅着屁股趴在宜修腿上看她,见她恨不得扒开她眼皮来看,气的宜修在她屁股上拍了两下。
“瞧瞧你这个小皮崽子,能有你哥哥一半的安静你皇额娘我都心满意足了。”
灼华啧着牙笑。
【嘿嘿!现在看不出神情异样,到了晚上,皇额娘睡在床上摸着身旁空荡荡的床铺,眼泪流的那叫一个欢啊!】
【今晚我要跟皇额娘睡。也让弘晟摸着身旁空荡荡的床铺哭。】
弘晟深吸一口气,收起小书本,拉着江福海的手就往外走。
他再一次深刻对‘眼不见心不烦’有了深的见解。
幼时,若不是怕灼华这缺心眼被人丢了,他会看不到人就哭吗?
哎~偏偏这缺心眼认准了自己是香粑粑。
夜晚
灼华当真赖在宜修床铺上不走了,宜修也随她,确定弘晟不跟她睡后,搂着灼华就休息了。
一夜安然度过。
宜修和弘晟睡得都不好。
【哈哈哈哈!皇额娘昨夜肯定是想老登想的睡不着了。】
宜修暗自咬牙。
想到昨夜这丫头如同石滚一般,在她身上来回滚就心痒,恨不得现在就将人打一顿。
【小弘晟睡的也不好嘛!离开我这个宝贝,黑眼圈都要出来了。】
弘晟默默翻身,在灼华的碎碎念中睡熟了。
趁着弘晟睡熟,宜修带上灼华去寿康宫请安。
正巧甄嬛也接到太后传召,由槿汐搀扶着到了寿康宫。
寿康宫
太后和宜修坐在炕上,而甄嬛被安排坐在凳子上。
那凳子太后特意吩咐人垫了厚厚的软垫。
灼华默不吭声,悄悄对着炕桌上的糕点伸出手,她拿了一块后,又伸向另一种糕点。
太后和宜修跟甄嬛聊着册封之事,假装看不见那胖手。
“后日就是册封之日了,皇后准备的怎么样,莞贵人也算是正经的主子了,是要行册封之礼的,只是日子有些紧凑,未免有些仓促。”
甄嬛起身行礼:“臣妾不敢妄求,一切全凭太后,皇后娘娘做主。”
她对位份本就不甚在意,若不是为了保全甄家满门,早就不想要这恩宠了。
什么恩宠,什么位份,都不如一家子平平安安重要。
她正是少女慕艾的时候,对皇上失望死心后,难免失意。
宜修笑着说上几句。
眼见甄嬛如此明事知理,太后很是满意,唤了甄嬛上前几步。
她从头上拔下一支和合二仙金簪,在甄嬛头上比划一二。
“果真好看,你年轻,正是穿戴鲜艳的时候,这簪子很是衬你,哀家今儿就赏你了。”
甄嬛行礼先是推辞,推辞不过才双手接了过去。
灼华从宜修身后露出小脑袋,一眨不眨的看着那簪子。
太后以为她喜欢,从头上又取下一个略小的给她。
灼华拿在手里,笑得见牙不见眼,瞬间就老实下来。
时间一闪而过,甄嬛正式封嫔。
敬妃册封里过后更忙了,除了晨昏定省,很少能见到她人。
倒是华妃难得清闲,整日逗逗灼华,闹闹弘晟,好不快活。
四月十七,甄嬛的生辰。
在此之前,皇上带领众嫔妃搬到了圆明园小住。
勤政殿
皇上处理完政务就想着如何给甄嬛办生辰,不等他细想,苏培盛又捧来了一摞折子。
果郡王从太后处刚出来,后脚就来到勤政殿请安。
见来人,皇上眼神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