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二郎中坐在饭桌上浑身不自在,而自己的大侄子却毫不在意,大大咧咧地和桌上的男男女女边吃边聊,还不断相互敬酒,这算什么规矩啊!赵二郎中三观尽毁。
直到他见自己的大哥跟着四少爷也入了席,虽然脸色有点难看,却明显不是因为这男女同桌的原因,他才稍微放松了一些,终于被这一桌子的菜品所吸引。
赵二郎中目不斜视,低头吃菜,所有这一切都没有逃过四少的眼睛,四少笑呵呵的举杯,道:来,大家一起来敬一下我们这位最年轻地赵郎中,欢迎他来到我们这里,相信他能很快成长起来,成为我们中的一员。
说着四少还意味深长地看了眼赵郎中,然后仰头干了。桌上的男子也都跟着干了,女子们也都抿了抿酒杯。
婆子起身给五个男人的酒杯都满上,趁此机会,四少吃起了热菜,还不断招呼三位赵郎中不要客气,给他们夹菜。小赵郎中几杯酒下肚,自然话就多了起来,开始拿桂香开起了玩笑。他和陈小三同龄,还都不喜四书五经,慢慢的两人一来二去就很相熟,相互交好之际不但互相学了很多东西,也必然有聊感情聊女孩子,自然就知道了两人的恋情。
桂香一张脸不知道是喝酒的原因还是害羞的原因变得通红。二丫在旁边看着心里也有点着急,她刚知晓了四少已经和自己的父母谈妥了这两人的婚事,既然涉及到了自己的弟弟,自然就关心了起来,给桂香解围也不是,不解围也不是,就把目光转向了身边的四少,见自己的夫君还是一副饿死鬼的样子,只顾着自己猛吃,这气就不打一处来。抬起大脚就狠狠踩了四少一脚,四少正把一小碗热鸡汤吹凉了要往嘴里倒,冷不丁脚面一阵剧痛,进气改出气,小半碗鸡汤就喷了出来。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九个人才重新入席,酒桌上的气氛又重新热烈了起来。
赵二郎中在回程的马车上有点发怔,四少爷临别时和他讲的几句话着实惊到了他。当时四少拉着他和小赵郎中的手说道:我很欣赏你对细菌说的质疑,这说明你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一个未经你自己证实的东西,这很好!明远,这点你要向你这小叔学习。不要盲目崇拜权威,我们可以传承各种学说,但不要不假思索地盲从。但我们也不能在没有事实证据的情况下瞎反对,做出为了反对而反对的蠢事。历史的进步永远是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探索这天下的真理,不管是医道还是王道。我们少年人就如早上辰时的太阳,永远要往顶峰去攀爬!
小赵郎中在回程的马车上也是难得的沉默了一路,他惊讶于四少喷汤之后的反应,四少没有生气,而是显示了真正的大度和尊重,那绝对不可能是宠溺或者惧内,这点小赵还是分得清的。后来四少宣布了过年后就会为陈小三和桂香举办婚礼,看得出,四少是真心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并努力让每一个人得到该有的幸福。小赵从来没有见过像四少这样的举人老爷,之前他为四少的才华所折服,现在他更为四少的品格而折服,他开始意识到如果这个天下有这样一位德才兼备的人掌控,那绝对是天下百姓的福气。还有临走时,四少对他和自己小叔说的那段话,那绝对是圣人之言!
赵郎中在回程的马车上想得更多更远,他毕竟有三十多年的人生经历,由于父亲的变故,也算经历了大起大落。他原本已经有了隐世之心,但在和四少相遇后,他深藏在内心深处的医者仁心又复活了。什么是仁?今天四少对他问出了灵魂之问,是吉平,是华佗,还是张角?还是三人的总和?他听说过四少的好人坏人说,他也对四少的妇女能顶半边天不以为然,但他很认可四少的有教无类,全员扫盲。他知道外面很多人的病都是因为饥饿和劳累所致,而在他去过的三个四少管辖区,亲眼看到人人每天都能吃上三顿饭,吃上盐,吃上菜,还能时不时吃上肉。所有这一切,他知道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圣君都没有做到过。而四少却正在做,目前来看还做到了。四少还在收容大量的流民,这些人为了逃避战火背井离乡,跨过千山万水,投奔而来,他听说每天有着四五千人,这一年下来就要一百多万人啊!这会不会带来瘟疫的传播!啊!四少今天闭门和他讨论的就是瘟疫啊!痘疮,伤寒,疟疾,瘟病!百万人的性命,百万人的生计,那就是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