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预判
看见有贵和大愣子这个眼神,左迁有点儿发怵了。
“你们……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看着我?”左迁结结巴巴地辩解着,“你们之前不是说,要……要我劳动改造吗?砍柴是劳动,可是我写春联不也是劳动吗?”
伊姑娘真是神了!
有贵和大愣子同时在心里发出了这个感叹。
昨天,当伊琳将反贪丸拿给大愣子的时候,他并不明白为什么要把反贪丸带上山,用懒人丸来收拾左迁,让他不停地干活,不是挺好的吗?
然而伊琳说:“懒人丸固然有效,但是它的作用很快就到尽头了,你给左迁吃了反贪丸,有助于加快他改邪归正的进度。”
虽然伊琳的这句话,让大愣子听得不明不白的,但是他还是乖乖地将反贪丸收到自己的怀里,果然就派上用场了。
而且伊琳还特意交待大愣子,如果左迁想买干柴来抵债,就答应下来。
当时大愣子听了,还十分惊讶,让一个贼花钱去买干柴来抵债,而不是去砍山上不要钱的柴,这贼是傻吗?
于是大愣子上山后,还找了个空子,趁左迁不注意的时候,把伊琳交代的这件事,和有贵当成笑话说了。
没想到,这种在有贵和大愣子的眼里,是极其难以理解的事情,竟然真的发生了,左迁竟然主动提出要花钱去买柴来抵债!
说到底,还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力啊!
有贵和大愣子都是劳动人民出身,他们身边所有的人,都在辛苦劳动,不论是拿着锄头耕地,还是扛着大刀跑镖,都是劳动,赚的都是血汗钱。
而左迁就不同了。
在十五岁之前,左迁过着衣食无忧的富家子弟的生活。
那时的左迁,从来没有体会过劳动的艰辛,更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要挥汗如雨地在山林间砍柴。
过了几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砍柴生活后,左迁已经深刻地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
原本他误以为砍柴也能赚不少钱,因为有贵让他砍一百担柴抵三两六钱银子,他自己一合计,一担柴相当于五十文左右。
但是早上在集市上,左迁亲口问了老樵夫的干柴价格,这才发现,原来花那么多的力气才砍的一担柴,竟然只值十文钱!
而写对联,春联摊老板给他的价格是一幅对联两文钱,对左迁来说,写五幅对联就赚十文钱。
同样都是十文钱,但写五幅春联的劳动量,可比砍一担柴轻松多了!
见有贵和大愣子迟迟不发话,左迁心中更没底了。
“反……反正都……都是柴,又不会少……少你们的,你们管我是自己砍的,还是用写……写春联赚的钱去买……买来的柴呢?”
左迁结结巴巴地继续努力着。
作为一个昔日的读书人,左迁情愿写上一天的春联,也不愿砍一天的柴。
二者的劳动量和舒适度是不一样的。
一个是体力劳动,一个是脑力劳动,很明显,左迁就是一个适合脑力劳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