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的院子四处都是有人的,动静一下子就传了出去。
这边国公夫人正在喝茶,听到下人的来报,惊得赶紧放下了茶碗,起身就要出去看看。
等她赶到的时候,陈氏倒是已经没动手了,而苏文靖还在抽泣。
鼓着个嘴,撅的老高,一副倔强的样子。
“这是怎么了?”国公夫人拿着帕子给小文靖擦了擦眼泪,而后安慰起苏文靖道:“文靖不哭不哭,等下婶婶让人给你做好吃的糖糕,好不好?”
苏文靖吃软不吃硬,国公夫人说了两句好话,眼泪一下子就止住了,抽抽噎噎的点头。
苏有山夫妇也没想到,这么大个府邸,居然会把国公夫人招来。
陈氏上前一步,不好意思的说道:“定是打扰到夫人了吧?这孩子这几天实在是不懂事,打搅贵府了。”
国公夫人却笑着道:“那点小事算什么打搅,你不说我都忘了,文靖年纪小,好动一些是难免的,又不是故意的,我家那个混小子小时候更调皮,上房掀瓦还从梯子上摔了下来,砸坏了他祖母养的昙花,那才是真的调皮!
文靖这算啥呀,前两日还帮着洒扫呢,挺好的孩子,可别叫你们给吓着了。”
陈氏听着国公夫人这样夸,都有些脸红了,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她这个当娘的哪里会不知道呢?
苏有山说道:“夫人实在是过奖了,这小子就是在乡间地头野惯了,一点儿也不懂规矩。”
国公夫人轻轻捏了捏苏文靖哭红的鼻尖,转头对陈氏笑道:“我们府里正缺些活泛气儿呢,姜靳日日都要去军营历练,小蓁又忙着备嫁,多亏有文靖整日里逗得我开心。”
她忽然想起什么似的,从袖中取出鎏金名帖:“方才听你们提起要送文靖去读书,倒巧了,上月刚收了青梧居荐的束修,那里得院长曾是太子太傅的门生--”
“夫人不可!”苏有山慌忙摆手,粗粝手掌蹭得青瓷茶盏当啷作响,“我们原就受府里照拂良多,怎敢再劳烦......”
苏蓁这时也道:“娘,这就不用了,暂时也只是想找个能管管他的地方,这样的地方,文靖学着恐怕是要吃力的,这一时半会儿的,也没真的指望他能学出个什么名堂来。”
本来国公夫人是不赞同苏有山夫妇的想法的,进一个好的书院,这样的事情对她家来说不算是什么麻烦事,孩子能有更好的资源那就应该受到更好的知识和教养才对。
但是苏蓁开口了,国公夫人就不再多言了,只道:“那好吧,若是找不到合适的,再去青梧居也行,还请苏大哥和嫂子不要拘束。”
两人忙道好。
苏蓁没准备让苏文靖去更好书院也是有原因的。
自己母亲说的那个书院固然是更好,可是总也要考虑到苏文靖的实际情况。
苏文靖本身就不是富家子弟,听听青梧院的名头,院长是太子太傅的门生,那闻名而去的学生不知凡几。
京都之中的官员又不是个个都能挤进国子监,多的是进不去的。
那可想而知,进青梧院的学生大都是什么人家的子弟了。
苏文靖只是个偏远乡下的孩童,得了国公府的名头进去了又如何?他不一定能在书院里面过的舒心。
不如找个普通的,里面多是跟他性格家庭差不多的同窗,或许更能说得上话来。
第二日卯时三刻,苏文靖穿上簇新的青布襕衫,腰间系着平安符,蔫哒哒地跟着爹娘还有姐姐上了马车,往书院的方向去。
秦辞是找了暗卫才知道苏蓁的位置。
进学堂跟夫子去洽谈的只有苏有山夫妇,苏蓁是在外面的茶馆里等着的。
茶馆临着槐树巷,窗棂外飘着细细的柳絮,苏蓁拣了个临窗的位子,看着茶博士拎着紫铜壶在八仙桌间穿行,壶嘴腾起的热气里,映得街对面松雪斋的朱漆门愈发鲜艳。
“姑娘可是要添茶?”老板娘端着托盘笑吟吟过来,瞥见桌子上沾了柳絮,顺手清扫了一下,道:“您弟弟进学堂时,可是攥着根柳枝非要当马鞭呢,倒像去打胜仗似的。”
苏蓁笑了笑,道:“调皮罢了,不知道来这松雪斋报名当然学生多不多啊?里面的夫子又是个什么人?”
不等老板娘回话,檐角铜铃轻响,忽听得身后木梯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昨日城西栗子酥卖得紧俏。\"秦辞将油纸包放在红木桌上,玄色箭袖扫过青瓷茶盏,\"倒是东市这家新开的点心铺子,说是往糖馅里添了桂花蜜。\"
苏蓁闻声回头:“你怎么找来的?”
“我自是有我的法子。”秦辞弯了弯眉眼,又对着老板娘说道,“再添上一杯茶来。”
有生意来了,老板娘自无不应,只待添了茶水之后才回了苏蓁之前的问话。
“此间学院多数是附近的人家送孩子去的,人还是不少的,去年还考中了三个童生,一个秀才,很是不错了,里面的教书先生是个举子,我侄儿就在其中读书识字,最重要的是束修不多,像我们这样的,人家支撑的起。”
老板娘说完,忍不住又问了一句,“不过我看姑娘气势不凡,您弟弟也一定是个可造之材,不如送去更好的学堂,这京都之中比这好的学堂还是有不少的,就是束修高了点。”
这话苏蓁没接,只将茶水钱付过了之后,让人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