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在币制改革上,蔡京铸造了不少新的大钱,但是这些大钱实际上全都是虚值——根本没有实际的价值来支撑,所以,这些大量发行的大钱虽然确实在短时间内满足了宋徽宗和朝廷的需求,填补了财政赤字,但却是在饮鸩止渴。】
【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大放水,大大大放水,大钱越来越多、到处都是,直接引发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普通百姓的实际收入在短时间内锐减——原本能够挣到一百钱,也够一家子生活一年;有了大钱之后,挣得确实多了,从一百钱变成了五百钱,可是一家一年生活所需变成了需要两千钱……】
【换言之,这是朝廷在利用铸币税来间接掠夺民间财富,并且,一点也不觉得这有什么,并不打算认真思考一下这样做的可怕后果。】
【没过多久,民间的经济秩序就濒临崩溃,交易混乱,商人——不只是大商人,还有那些农闲时期自己卖一些自己生产的小东西的农人——开始拒绝收取官方纸币,不少交易活动直接变成了以物易物。】
【这也反映了朝廷信用崩溃的情况。】
【而以上所有政令,虽然让朝廷在短时间内达成了“聚敛”的目标,实现了“富国弱民”,但实际上却飞速加剧了社会矛盾,让普通百姓生计艰难,大量原本还能维系生存的人逐渐走投无路——他们只剩下一条路可走了。】
“为什么发的钱多了,我们的日子会更难过?”这种经济问题,其实不是普通百姓们感兴趣的,也不是他们日常关注的——每日忙忙碌碌,计算着能有多少钱多少粮,这就是他们的计算,也已经足够他们计算的了。
至于什么天下大事,他们所关注的也就两部分:赋税徭役,打仗。
赋税变动,会不会打仗,这才是对他们真正会产生巨大影响的方面,也是会产生最直观的影响的方面。
至于什么发行新的钱……要是只能用新钱,废除旧钱的话,那还值得关注一二;不然的话,草草听一耳朵也就是了。
发钱还能有什么问题?
发钱又能和他们有多大的关系?
而且朝廷就算通知这件事情,也只是说要发行新钱,基本上他们这样的小民也不会知道朝廷要发行多少新钱。
所以,以往的他们其实根本不怎么关注这方面的政令变动。
但是原来这件事情能对他们有这——么大的影响吗?!
在心里面感慨了一番自己过往真的是活得浑浑噩噩,愚昧无知之后,一个人回答了这个问题:“我觉得,是不是也和那个盐钞差不多?”
“发行的钱,实际上不值这么多钱,”虽然盐钞是因为没有那么多盐,而这个钱是因为——没有那么多粮食?布匹?“然后就会变得不值钱,可是朝廷不会减少赋税还是什么,总而言之就是会收的更多,总是会比我们手里面的钱要多。”
他其实思维也有些混乱,说的断断续续,模模糊糊,有些地方也一头雾水。不过,反正他是可以确定一点,不,两点:一是钱变得不值钱了;二是,朝廷收的钱肯定要比他们手里面的钱要多。
朝廷就是想要敛财,怎么可能愿意吃亏,把钱给他们这样的小民?
“这就是那谁说的……与民争利啊!”其他人虽然也听得迷迷糊糊,可也确实领会到了故事讲解、以及这个人讲述的意思。
不就是朝廷变着法地从他们手里面搜刮么!
连原本那种看得见的赋税都不能满足他们了,甚至还要让他们手里面的钱不值钱,来搜刮更多的东西到朝廷手里面!
这不是与民争利,什么是与民争利?!
“富国弱民……他们倒是富裕了,我们是猪狗不如……”真的这样的话,那他们确实是只有那一条路可以走了。
能有正路,谁会愿意走这种路?可要是朝廷不允许不愿意他们走正路……
-
被这段内容吸引到的,还有朱元璋。
他可是非常热情高涨地想要在大明天下发行宝钞的——并且,已经发行了不少。
目前,他的计划就是再发行一些,天底下的钱多了,大家不就都有钱了吗?百姓们有钱了,那日子就能好过点。
虽然他已经成为了皇帝,不再是那个艰难度日的朱元璋;虽然他现在也从来都是以皇帝身份为根本,但,他也还是很有些为民着想的心的。
发行宝钞,自然也是有这方面的用意在。
可是,这上面在说,发行的钱多了,然后就会出现那什么“膨胀”,还说这就是大放水——这和放水有什么关系?物价飞涨,以及后面那个百姓手里面实际上没有钱了的例子,他倒是看明白了。
但他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
为什么?
钱多了,不就能够大家都有钱了?都有钱了,不就有钱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就可以让不少人不用饿死冻死?
但怎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反而会物价飞涨,百姓们手里的钱实际上越来越少,原本能够获得一家子过活一年的钱,现在钱多了却根本不能让一家子过活一年……
朱元璋觉得自己的经济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他需要仔细想想——哦,还得看看朝堂上到底有没有可信的这方面的人才。
【顺带一提,盐钞和茶引两种专卖方式,在后来的南宋,以及之后的朝代均被沿用,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模板——只不过,很多时候,在执行的过程中,这些专卖也都走上了蔡京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