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十一年冬,清风子闻苏瑶破炼虚境,抚尘尾而叹:“吾徒得证大道,然为师竟无重宝相赠,愧煞也。”
太虚十二年春,清风携徒苏瑶入雾隐渊。其地瘴气凝如玄蟒,古木盘结似虬龙。
行至断魂渊,苏瑶忽止步,九幽劫镰映出其眸中炽火:“师尊可知,瑶习黄泉道,非为长生。”
清风捻须笑曰:“善哉,汝志高深,为师甚慰。”
行至九幽潭畔,苏瑶忽执师袂,眸映月华,少女镰尖骤指其心:“徒只为破师徒伦常!十年师徒恩情,可化连理乎?”
清风震怒,拂尘扫落千钧露:“悖伦逆道,当受天雷殛!”
遂拂袖而去。
苍梧秘境入口隐于雾隐渊侧,古木参天,枝桠间垂挂 “引魂藤”,片叶皆映寻者心魔。
清风子着青布道袍,手持 “太虚寻真尺”,尺身星轨密布;苏瑶紧随其后,袖中藏着灵月仙子所赠之 “醉仙散”—— 此药可迷炼虚修士三时辰,且醒后记忆清晰如亲历。
“师傅可知,” 苏瑶望师尊鬓角微霜,“当年后花园,便已情种深种……” 话至此处,耳尖微红,引魂藤突然剧烈摇晃,显是触了心魔。
清风子不顾(顾:回头看),寻真尺突然发光,指东南:“前方有【星陨玄铁】矿脉,或藏九幽玄晶。”
其声如松涛,无半分波动,“吾徒当专心寻宝,莫要分心。”
行至玄铁矿区,灵雾突然化作万千剑影。
清风子挥尘尾布 “太虚护心阵”,苏瑶趁机贴近,袖中醉仙散随香风飘散:“师尊,徒儿僭越……”
语未毕,却见清风子转身,眼中已有警惕之色。
“住口!”
老道尘尾骤紧,护心阵光芒大盛,“师徒名分,天地昭昭,岂可妄言!”
其声如雷霆,震得引魂藤纷纷断落,“吾收你为徒,乃见你天降奇才,且为吾友后辈,非为私情!”
女指尖微颤,醉仙散已随灵雾渗入清风子脉门:“师尊……”
女子忽而垂首,泪落玄铁之上,“徒儿知错。”
然袖中却悄碎 “驻颜符”——此符乃用“镜花鳞”炼制,可令老者暂复青春。
三息后,清风子扶额,寻真尺当啷落地:“怎地…… 灵雾竟迷心窍……”
话未尽,已倒在苏瑶怀中。
望师尊虚弱之貌,瑶咬唇取出玉瓶,倒 “返春露”——此露需取三千年灵鹿血与鲛人泪珠等诸宝材合炼,可使修士暂回凡胎。
......
“就一次……” 苏瑶低声自语,指尖凝聚鬼火,轻轻点在清风子唇上,“就一次,便断了这心魔。”
然唇瓣相触刹那,黄泉清气与太虚真气共鸣,在二人之间织出微光结界。
清风子睫毛轻颤,苏瑶慌忙后退,却见师傅喉结滚动,睡颜中竟带了丝痛苦——显是驻颜符与他体内道心相抗。
她忽然横心,再次贴近,舌尖轻舔那滴泪痣,清气化作细流,顺着唇缝钻入,助其炼化驻颜符。
“苏瑶……徒儿......” 清风子在昏迷中呢喃,声音较平日低沉三分,带了几丝沙哑。
苏瑶浑身发烫,却强自镇定,取出 “九幽锁魂链”—— 链上刻满禁忌符箓,可囚炼虚境修士。
“师尊总教瑶尊天道。”苏瑶抚其皱纹密布之面,“可知天道最是无情?”
苏瑶之举,悖于常理,合于本心。
灵修重情,虽为师徒,难掩爱意;清风守礼,虽堕幻形,道心未改。
观其迷晕师尊、强褪凡胎,看似离经叛道,实则是修士 “宁入无间,不悔初心” 之性。
有诗云:
驻颜符下美真容,锁魂链中炽吻中。
原来道心坚如铁,难挡情丝绕指柔。
且说那清风子年少容颜,其容也,若昆仑玉碎而化形,瑶池莲绽以成貌。临风而立,则星斗失辉;顾盼之间,令江海凝光。
观其眉如远岫含黛,双黛之间隐现紫气千条。非画工点染之青蛾,实天工削就之剑魄。
睫似玄鹤翎羽,垂则覆月,扬则扫云。
目中流转星河万象,左瞳蕴大日金辉,右眸藏寒潭秋月,开阖之际有阴阳二气氤氲成雾。
其鼻若玉山将崩,险峻中含慈悲法相。
唇似朱砂点血,启时现贝齿如列星,闭时若含丹霞朝露。
笑则百花逆时齐放,嗔则雷霆偃息潜形。
颊承梨雪之莹,颌含昆冈之秀,耳廓生就先天道纹,隐闻鸾凤和鸣之音。
青丝泼墨三千丈,未束而自绾云霞。
发间节气流转,春则桃夭灼灼,夏现荷露盈盈,秋凝桂子金粟,冬缀梅魂冰晶。
风动时香漫百里,有青鸾衔来南海沉香,白泽献上北冥玄冰,皆不如其丝缕生香。
身姿挺拔如建木通天,虽为凡骨隐现玉光。
肩若昆仑双阙,负得起日月轮回;腰如天河束练,系得住乾坤倒悬。
十指纤长胜削葱,掌纹暗合周天星图,行时广袖翻涌,前襟绘河洛图书,后摆绣二十八宿,衣带飘摇处自成先天八卦阵。
至于其风华气度,更非俗世可量。
立云海则万鹤来朝,抚琴能使枯木回春,挥毫可令污水化清。
尝于月圆之夜吐纳太阴,周身流转清辉如瀑,坤元十大美男曾望之而涕下,自惭形秽闭关百年。
嗟乎!此等容色,纵使姑射神人捧月而来,亦当掩面遁形。
三界六道,四时八荒,独此一人,令天地失其本色,光阴忘其流转。
瑶台琼树,不过其形影之附;阆苑仙葩,皆为其余韵所化。
万古风华,尽在此身矣!
苏瑶幼承天然之道,本应断七情绝六欲。然十年间:
晨起侍奉,见师尊青丝垂落如银河倾泻;
午时论道,望其唇启贝齿隐现朱樱破露;
夤夜守静,窥得广袖翻涌锁骨生辉若月照寒潭。
论曰:观清风之容,乃天地造化所钟,殊色绝伦,非人力可拒。其美不独在皮相,更兼道骨天成,一呼一吸皆合阴阳至理。
纵金仙临凡,亦难免刹那失神,况乎朝夕相对之徒子耶?
虽悖伦常,实乃阴阳相济之天道使然。
美玉生辉,明珠耀夜,岂独苏瑶之过?
观三界痴儿怨女,孰能抗此倾世风华?
苏瑶以锁魂链缚心魔,不若说以情丝缚天道,可叹!可悯!